加味小胃丹
處方
南星2兩5錢,半夏2兩5錢(用白礬、皂角刺及姜汁水煮15次),桃仁2兩,杏仁(用白礬、皂角水泡)2兩,紅花2兩,陳皮2兩,枳實(用白礬水泡半月,炒)2兩,白術2兩,白芥子2兩,蒼術2兩(用米泔,白礬、皂角水浸1宿,炒)。
功能主治
痰核生在下體,兼濕熱者。
用法用量
上為末,姜汁、竹瀝煮神曲為丸服,中風痰。痞積、眩暈、喉痹,淡姜湯送下;癱瘓不語,濃姜湯送下;惟痞塊、頭風、頭痛宜臨臥、食后服。
注意
屬火燥證者,斷不可用。
摘錄
《瘍科選粹》卷三
中藥方劑“加味小胃丹”。處方:南星2兩5錢,半夏2兩5錢(用白礬、皂角刺及姜汁水煮15次),桃仁2兩,杏仁(用白礬、皂角水泡)2兩,紅花2兩,陳皮2兩,枳實(用白礬水泡半月,炒)2兩,白術2兩,白芥子2兩,蒼術2兩(用米泔,白礬、皂角水浸1宿,炒)。功能主治:痰核生在下體,兼濕熱者。用法用量:上為末,姜汁、竹瀝煮神曲為丸服,中風痰。痞積、眩暈、喉痹,淡姜湯送……
南星2兩5錢,半夏2兩5錢(用白礬、皂角刺及姜汁水煮15次),桃仁2兩,杏仁(用白礬、皂角水泡)2兩,紅花2兩,陳皮2兩,枳實(用白礬水泡半月,炒)2兩,白術2兩,白芥子2兩,蒼術2兩(用米泔,白礬、皂角水浸1宿,炒)。
痰核生在下體,兼濕熱者。
上為末,姜汁、竹瀝煮神曲為丸服,中風痰。痞積、眩暈、喉痹,淡姜湯送下;癱瘓不語,濃姜湯送下;惟痞塊、頭風、頭痛宜臨臥、食后服。
屬火燥證者,斷不可用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