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砂菌 來源
藥材基源:為多孔菌科真菌紅栓菌及血紅栓菌的子實體。朱砂菌 產地分布
生態環境:1.生于多種闊葉樹腐木上,偶生于針葉樹上。
2.生于闊葉樹腐木上,偶生于針葉樹上。
資源分布:1.分布于東北、華北、西北、中南、西南、及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2.分布于華東、中南、西南及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等地。
朱砂菌 功效與作用
解毒除濕;止血。主痢疾;咽喉腫痛;跌打損傷;癰疽瘡癤;癢疹;傷口出血
朱砂菌 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研末,外敷。
朱砂菌 性味
微辛、澀、性溫。朱砂菌 藥物形態
1.紅栓菌子實體側生無柄,木栓質,單生至覆瓦狀疊生生,偶有半平伏而反卷。菌蓋半圓形至扇形,(4-10)cm ×(4-15)cm,厚0.5-0.2cm,干后變硬,蓋面朱紅色,有細軟之短絨毛至無毛,粗糙,無環紋,后期稍平滑,橙紅色、污紅漸褪至淡紅色或淡紅褐色;蓋緣薄或稍鈍,全緣。菌肉淡紅色至橙紅色,木栓質,厚1-1.5mm。菌管與菌肉同色,菌管長4-9mm;管口面朱紅色、橙紅色或暗紅色,后期呈黑色,管口圓形至多角形,每1mm間2-4個。孢子圓筒形,無色至淡黃色,平滑,(5-7)μm×(2-4)μm.2.血紅栓菌 子實體木栓質,與紅栓菌極相似.唯菌蓋厚度在5mm以下,蓋面血紅色,后褪至白色,常有濃淡相間的環紋.管口面暗紅色,管口小,圓形,每1mm間6-8個。孢子無色,長橢圓形,稍彎曲,(7-8)μm×(2.5-3)μm
朱砂菌 性狀鑒別
性狀鑒別 1.紅栓菌 子實體無柄,菌蓋扁半圓形或扇形,基部狹小,長徑3-11cm,短徑2-7cm,厚5-20mm。表面朱紅色,有或無毛,微有皺紋。管口面橙紅色、朱紅色或黑色,管口圓形或多角形,每1mm間2-4個。木栓質。氣微,味淡。
2.血紅栓菌 菌蓋厚2-5mm,表面初血紅色后蒼白色。管口面暗紅色,管口圓形,每1mm間6-8個。
朱砂菌 出處
吳林息園《吳蕈譜》載:“橘皮蕈,紅如橘皮,味亦帶辣。”即指多孔菌科栓菌屬紅栓菌,而其變種外形及生境分布與正種基本相同,因此也應當包括其變種血紅栓菌。朱砂菌 治療疾病
癢疹 癰疽瘡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