楠木皮功效作用
功能
暖胃和中降逆。
主治
用于霍亂吐瀉轉筋,胃冷吐逆,足腫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6-15g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。
相關論述
1、《海藥本草》:“味苦,溫,無毒。”
2、《海藥本草》:“主治霍亂吐瀉,小兒吐乳,暖胃正氣。”
3、《草木便方》:“(治)足腫,煎湯(蒸)洗。”
臨床應用
相關配伍
1、治霍亂轉筋:用楠木皮,煎水洗之。(《普濟方》)
2、治胃冷吐逆:以楠木皮煎湯汁服之。(《小兒衛生總微論方》楠木湯)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全年均可采剝,洗凈,切段,曬干。
植物學信息
植物種屬
樟科植物楠木。
形態特征
楠木又名雅楠、楨楠。大喬木,高達30m以上。芽鱗被灰黃色貼伏長毛;小枝通常較細,有棱或近于圓柱形,被灰黃色或灰褐色長柔毛或短柔毛。葉革質;葉柄細,長1-2.2cm,被毛;葉片橢圓形,少為披針形或倒披針形,長7-11cm,寬2.5-4cm,先端漸尖,或呈鐮狀,基部楔形,上面光亮無毛或沿中脈下半部有柔毛,下面密被短柔毛,脈上被長柔毛。聚傘圓錐花序十分開展,被毛;花兩性;花被裂片6,近等大,長3-3.5cm,寬2-2.5cm;能育雄蕊9,長約2mm,被柔毛;退化雄蕊三角形,具柄,被毛;子房球形,無毛或僅上半部與花柱被疏柔毛,柱頭盤狀。 果橢圓形,長1.1-1.4cm,直徑6-7mm;宿存花被片卵形,革質,緊貼,兩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0月。
分布區域
分布于陜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生長環境
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闊葉林中。也有栽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