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作用
功能
燥濕,殺蟲,解毒,收斂,防腐。
主治
瘡瘍潰爛久不收斂,口瘡,濕疹,疥癬,狐臭,汗斑,?黯,酒皶鼻,燒燙傷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研末,0.2-0.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研末撒或調涂;或制成膏藥、軟膏、油劑等。
注意事項
本品以外用為主,長期大量使用易引起鉛中毒。內服宜慎,不可過量,不能超過1星期,體虛及孕婦、兒童禁服。
藥理作用
1、抑菌作用。
2、減輕炎癥作用。
3、收斂作用。
相關論述
《本草衍義》:“密陀僧,堅重,椎破如金色者色佳?!?/p>
臨床應用
臨床應用
1、治療神經性皮炎。
2、防治水田皮炎。
3、治療燒傷。
相關配伍
1、治癰腫穴后,惡瘡膿水雖減,肌肉不生,密陀僧一兩半,黃連一兩去須,檳榔三分。上件藥,搗細羅為散。日三貼之。(《圣惠方》)
2、治諸瘡久不收斂,密陀僧(煅)、花蕊石(煅)、白龍骨各一兩,乳香、輕粉各一錢。為細末,和勻。干摻。(《證治準繩·瘍醫》平肌散)
3、治坐板瘡,腫痛多膿,密陀僧、生礬、大黃等分。為極細末,敷之。(《景岳全書》)
4、治一切熱毒惡瘡及下疳瘡,密陀僧、黃柏各一分半,膩粉一錢,麝香少許。先洗瘡,拭干敷之,甚者三四次。(《證治準繩·瘍醫》)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傳統方法將鉛熔融,用鐵棍在熔鉛中旋轉數次,使部分熔鉛粘附于上,取出鐵棍,浸冷水中,熔鉛冷卻后,即成密陀僧。如此反復多次,使密陀僧積聚一定量時,打下即得。近代制法,將黃丹入鐵鍋內用烈火熔煉,當溫度升至400℃以上時,黃丹中一部分氧游離,即成密陀僧。待冷,取出。
炮制方法
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,研成細粉。
保存方法
貯干燥容器內,置干燥處,密閉,防潮,防塵。
藥材鑒別
鑒別
~一、藥材形狀:本品為不規則塊狀,有的為厚板狀,一面微突起,另面稍彎;金黃色或淡灰黃色,帶有綠色調;條痕淡黃色。外表面粗糙而常脫落成較平滑面,對光照之閃閃發光。體重,質硬脆,可砸碎,斷面不平坦,層紋明顯,可層層剝離;具銀星樣光澤。本品幾不溶于水,易溶于硝酸,在醋酸中亦溶解,露置空氣中則緩慢吸收二氧化碳,變成堿式碳酸鉛。氣微。以色黃、有光澤、內外一致、體重、質硬脆者為佳。~二、飲片性狀:密陀僧為黃色或褐黃色粉末,在陽光下可見白色金屬的閃光。體重。氣微、味淡。~
藥材性狀
1、藥材形狀:本品為不規則塊狀,有的為厚板狀,一面微突起,另面稍彎;金黃色或淡灰黃色,帶有綠色調;條痕淡黃色。外表面粗糙而常脫落成較平滑面,對光照之閃閃發光。體重,質硬脆,可砸碎,斷面不平坦,層紋明顯,可層層剝離;具銀星樣光澤。本品幾不溶于水,易溶于硝酸,在醋酸中亦溶解,露置空氣中則緩慢吸收二氧化碳,變成堿式碳酸鉛。氣微。以色黃、有光澤、內外一致、體重、質硬脆者為佳。
2、飲片性狀:密陀僧為黃色或褐黃色粉末,在陽光下可見白色金屬的閃光。體重。氣微、味淡。
礦物學信息
礦物種屬
硫化物類方鉛礦族礦物方鉛礦。
形態特征
晶體結構屬等軸晶系。對稱型m3m,常呈立方體晶形,有時以八面體與立方體聚形出現。通常呈粒狀、致密塊狀集合體。鉛灰色。條痕灰黑色。金屬光澤。硬度2-3;有平行三組完全解理。相對密度7.4-7.6。具弱導電性和良檢波性。
分布區域
中國方鉛礦產地很多,其中以甘肅廠壩、青海錫鐵山、湖南水口山、廣東凡口、云南金頂等地最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