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蘞湯
方出《圣惠》卷四十五,名見《圣濟總錄》卷八十三:白蘞湯
漏蘆3兩,白蘞3兩,槐白皮3兩,蒺藜子2兩(微炒,去刺),五加皮3兩,甘草3兩(炙微赤)。
上銼細。
腳氣。腳上生風毒瘡,腫疼痛。
以水1斗,煮取1升,去滓,看冷暖,于避風處洗之。
《圣惠》卷六十一:白蘞湯
白蘞1兩,黃芩1兩,赤芍藥1兩,丹參1兩。
上銼細。
癰腫潰后。
以水3升,煮至1升半,以帛浸拓腫上,頻頻換之。
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八:白蘞湯
白蘞3兩,阿膠2兩(炙令燥)。
上為粗末。
吐血不止。
每服2錢匕,酒、水共1盞,加生地黃汁2合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如無地黃汁,加生干地黃1分同煎亦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