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方法:
瀉心湯加減。可加白茅根、側柏葉、茜草根等加強涼血止血之效;心煩不寐、口舌生瘡者,加生地、木通、蓮子心以清熱養陰,引熱下行。
證候表現:
鼻血外涌,血色鮮紅,鼻粘膜紅赤。伴有面赤,心煩失眠,身熱口渴,口舌生瘡,大便秘結,小便黃赤,舌尖紅,苔黃,脈數。甚則神昏譫語,舌質紅絳,少苔,脈細數。
病因病機:
心開竅于舌,其華在面,心火上炎,故面赤、口舌生瘡;心主血,熱迫血妄行,上溢鼻竅,故鼻干?{熱而鼻衄;火熱傷津,故口渴;心火內熾則心煩;火擾心神故失眠;心移熱于小腸則小便黃赤;舌尖紅、苔黃、脈數屬心火上亢之證。
治則治法:
清心瀉火,涼血止血。
處方:
瀉心湯。
方用:
瀉心湯加減。可加白茅根、側柏葉、茜草根等加強涼血止血之效;心煩不寐、口舌生瘡者,加生地、木通、蓮子心以清熱養陰,引熱下行。
出處:
《中醫耳鼻咽喉科學》·第七章鼻科疾病(篇)·第九節鼻衄(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