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病的轉歸與預后,與熱毒的輕重,體質的強弱,診治是否及時、得當等因素有關。凡能早期確診,及時治療,在初期即可截斷病勢的發展不致釀成肺癰;若在成癰初期得到有力地清解消散,則病情較輕,療程較短;凡老人、兒童、體弱和飲酒成癖者患本病,因正氣虛弱或肺有郁熱,須防其病情遷延不愈或發生變證。一般情況下,本病是按照初期、成癰期、潰膿期和恢復期的病勢發展規律進行轉歸,潰膿期是病情順逆的轉折期,其關鍵在于膿液能否通暢排出。凡膿得暢泄,膿血稀而漸少,臭味轉淡,胸脅痛漸減,坐臥如常,身熱隨膿泄而降,潰后精神漸振,食欲增加,脈象漸靜,病勢為順;膿血排泄不暢,臭味如敗卵,腥臭異常,氣喘鼻煽,胸痛不減,坐臥不安,聲音嘎啞,身熱不退,飲食少進,精神疲乏,脈短澀或弦急,病勢為逆。潰膿階段若發生大量咯血,應警惕血塊阻塞氣道,或氣隨血脫的危象,發生時當按照“血證”治療,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。如膿潰后流人胸腔,是為惡候。此外如遷延轉為慢性,有手術指征者,可請外科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