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連湯
《家庭治病新書(shū)》:二連湯
胡連8分,川黃連8分,川芎8分,土牛膝1錢(qián)5分,薏苡仁2錢(qián),土茯苓3錢(qián)。
小兒胎毒瘡癤,及一切瘍瘡。
水煎服。
《外科百效》卷二:二連湯
黃連、連翹、升麻、牛蒡子、白芷各等分。
膏粱厚味,胃經(jīng)積熱,腮腫作痛,或發(fā)寒熱者。
水煎服。
如連耳上太陽(yáng)部分腫,屬風(fēng)熱,加羌活、防風(fēng);如連耳后少陰部分腫,屬相火,加知母、黃柏。
《銀海精微》卷下:二連湯
胡黃連5分,宣黃連1錢(qián)(成童子者倍之)。
上為末。
小兒疳傷。小兒3-5歲,五臟火旺,身如癆瘵,面色痿黃,眼內(nèi)紅腫或突者。
用蜜水調(diào)服。
熱甚,加銀柴胡。
《外科啟玄》卷十二:二連湯
土茯苓2兩,胡黃連1錢(qián),川黃連1錢(qián),當(dāng)歸1錢(qián),川芎1錢(qián)。
楊梅瘡。
上以水、酒共3鐘,入健豬胰子1個(gè),煎至1鐘,瘡在上食后,在下食前,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