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遂通結湯處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
導讀中藥方劑“甘遂通結湯”。處方:甘遂末0.61g(沖服),桃仁9g,木香9g,生牛膝9g,川樸15g,赤芍15g,大黃1024g。功能主治:行氣活血,逐水通下。主腸梗阻較重,腹脹疼痛,惡心嘔吐,大便秘結,腸腔積液較多者。注意:本方藥性峻烈,非體壯邪實者禁用。組成:甘遂末0.6~1克、桃仁9克、木香9克、生牛膝9克、川樸15克、赤芍15克、大黃10~24克。用法……
甘遂通結湯
《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》:甘遂通結湯
處方
甘遂末0.6-1g(沖服),桃仁9g,木香9g,生牛膝9g,川樸15g,赤芍15g,大黃10-24g。
功能主治
行氣活血,逐水通下。主腸梗阻較重,腹脹疼痛,惡心嘔吐,大便秘結,腸腔積液較多者。
現代·《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》:甘遂通結湯
組成
甘遂末0.6~1克、桃仁9克、木香9克、生牛膝9克、川樸15克、赤芍15克、大黃10~24克。
主治
主治單純性不全腸梗阻屬腸腑濕阻,癥見腹痛嘔吐,便秘,水走腸間,舌苔膩,脈弦滑。
臨床應用
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胸腰椎損傷后腹脹。
胸腰椎損傷后腹脹:60例胸腰椎損傷后腹脹患者,25例給予常規治療(禁食、持續胃腸減壓,液體支持治療),35例患者給予本方治療。結果:腹脹平均消失時間為7日,甘遂通結湯治療組腹脹平均消失時間為2日,甘遂湯結湯組腹脹消失后進食較早,利于病清恢復,減少因輸液過多及禁食帶來的痛苦和不便。(《醫學理論與實踐》2003年第1期)
方解
方中甘遂末可峻下逐水;桃仁、木香、赤芍等可行氣活血。本方藥性峻烈,非體壯邪實者禁用。
現代研究
另有報道本方用于早期輕度腸扭轉、早期腸套疊、病期長、膨脹明顯的單純性腸梗阻和嵌頓性腹外疝(尚無腸壞死)。
方歌
甘遂通結用大黃,桃芍牛膝樸木香,行氣活血通腑結,藥猛力峻需當防。
免責聲明
- ?
- 【甘遂通結湯處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】:http://www.fulicp01.com/zy/21419.html。作者: 小編,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,請讀者僅做參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、觸犯法律的內容,一經發現,立即刪除,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