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花桃仁湯
《癥因脈治》卷二:紅花桃仁湯
紅花 桃仁 當歸尾 赤芍藥 澤蘭葉 楂肉 丹皮 紅曲
治外感吐血,表邪已解,吐血色紫,上焦蓄血,血臌腹脹。
水煎服。
《蘭室秘藏》卷下:紅花桃仁湯
黃柏1錢5分,生地黃1錢,澤瀉8分,蒼術6分,當歸梢5分,漢防己5分,防風梢5分,豬苓5分,麻黃2分,紅花半分,桃仁10個。
上銼,如麻子大。
補北方,瀉中央。主痔漏經年。
《醫學正傳》有麻仁,無麻黃。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三:紅花桃仁湯
生地5分,當歸5分,紅花5分,防風5分,豬苓5分,蒼術6分,澤瀉8分,麻黃2分,黃柏1錢5分,木香2分。
補北方,瀉中央。主痔漏如勾腸蓮花、菱角翻花、珊瑚盤腸等痔,年久不愈者。
本方名紅花桃仁湯;但方中無桃仁,疑脫。
《癥因脈治》卷一:紅花桃仁湯
大黃、枳殼、厚樸、桃仁、紅花、赤芍藥、當歸尾。
內傷死血停滯脅肋,脅肋作痛,或左或右,或左右皆痛,或左右攻沖,或時痛時止,或常痛不休,脈兩關芤澀。
《癥因脈治》卷一:紅花桃仁湯
紅花、桃仁、當歸尾、赤芍藥、澤蘭葉、楂肉、丹皮、山梔。
血分素熱,又喜辛辣之物,傷其陰血,停積于中,而成內傷死血胃脘痛,日輕夜重,或唧唧作聲,得寒則痛,得熱暫緩,脈澀結。
《傷寒大白》卷二:紅花桃仁湯
紅花、桃仁、赤芍藥、當歸身。
行血活血。主蓄血。
加山楂、香附,以散凝結;加山梔,以散熱結;加韭汁,以散寒結。
《癥因脈治》卷一:紅花桃仁湯
紅花、桃仁、赤芍藥、當歸尾、秦艽、獨活。
瘀血停滯,內傷腰痛,日輕夜重,痛定一處,不能轉側,尺脈芤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