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毒散
《醫學綱目》卷三十七:解毒散
赤小豆、木鱉子、橡(木斗)子、南星、大黃、樸消。
上為末。
小兒黑斑紅斑,瘡癢癮癢。
用慈姑、薄荷、靛青和蜜水調,涂患處,外用雄黃圍之,卻服荊芥、解毒二散。
《良朋匯集》卷五:解毒散
川烏、草烏、藤黃各等分。
上為末。
無名腫毒瘡。
用醋調,搽患處。
《幼科折衷》:解毒散
牛蒡、防風、荊芥、甘草、犀角。
上為散。
丹毒。
水煎服。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八:解毒散
解毒飲
金銀花5兩,甘草1兩,木通3錢,防風3錢,荊芥3錢,連翹3錢,牛子3錢。
痘母。痘未出而先發腫塊者。
解毒飲(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二)。
如泄,加訶子、豆蔻;痘紅者,加炒黃芩、芍藥;瘡癢者,加歸身、生地,或加何首烏尤佳;疼痛者,加赤芍。
《古今醫鑒》卷十五:解毒散
雄黃3錢,白硼砂3錢(入銅杓內,微火炒),膽礬6錢(打碎,先炒白色,再炒紫色)。
上為細末。
諸瘡腫毒,并喉閉、赤眼暴發疼痛。
治瘡,或將燒酒、或吐津抹濕瘡上,將末藥著指磨上;治眼,用津抹濕眼胞,將藥抹之;喉閉,吹喉中。
《保嬰撮要》卷十一:解毒散
大黃、黃柏、山梔、寒水石各等分。
上為末。
一切毒瘡風疹癢痛。
水調搽;若破而膿水淋漓。用當歸膏或清燭油調尤善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六七引《經驗秘方》:解毒散
國老飲
白礬(研)、甘草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。
解一切毒。主毒蛇、射工、沙虱等傷著人,眼黑口噤,手足直強,毒氣入腹。蠱毒。
每服2錢,冷水調下。
《痘疹會通》卷三:解毒散
紫蘇、干葛、桔梗、陳皮、川樸、甘草、半夏、茯苓、桔殼、前胡、地膚、知母(秋石丹化水拌炒)、黃柏(童便浸1日,炒黑)。
無論痘與非痘,但見身熱頭痛,呵欠煩悶,睡中驚悸,嚏噴眼澀,鼻出清涕,耳涼尻涼,手足酸軟,服過加減升麻湯者。
《瘍醫大全》卷三十三:解毒散
黃芩、梔子、連翹、烏梅、蘇薄荷、甘草各等分。
痘不收靨。
水煎服。
《濟生》卷八:解毒散
寒水石2兩,龍骨半兩,黃連(去須)1兩,黃柏1兩,輕粉1錢。
上為細末,和雞子清調。
去熱腫,收赤暈。主疔瘡、熱瘡有赤暈者。
以雞羽掃瘡上。
若是熱瘡,加黃丹半兩。
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五:解毒散
白礬4兩,雄黃1兩,貫仲2兩。
上為細末。
一切癰疽潰久惡腐甚者。
和滾水,待溫洗之。后用集芳散。
《醫學綱目》卷三十七:解毒散
寒水石、滑石、石膏各等分,辰砂少許。
上三石為末,入辰砂。
小兒黑斑紅斑,瘡癢癮疹。
量兒大小,燈心湯調下。
《癘瘍機要》卷下:解毒散
黃柏(炒)、山梔各等分。
上為末。
一切瘡毒風疹癢痛。
水調搽。若破而膿水淋漓,用當歸膏或燭油調搽。
《百一》卷十七:解毒散
石菖蒲、白礬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。
一切毒藥中毒。
每服2錢,新汲水調下。不出兩服,必效。
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一:解毒散
連翹、牛子、知母、玄參、荊芥、前胡、地骨皮、黃芩、山梔、木通、甘草。
麻疹收后,余毒發熱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五:解毒散
百藥煎、黃連、滑石、木香、車前子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。
血淋。
每服方寸匕,空心燈草湯調下。重者日進2服。
《圣惠》卷六十一:解毒散
犀角屑1兩,木通(銼)1兩,川升麻1兩,赤芍藥1兩,川樸消1兩,石膏2兩,甘草(生,銼)半兩,玄參半兩,麥門冬(去心)半兩。
上為粗散。
癰疽始覺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。
《外科心法》卷七:解毒散
黃連5錢,黃丹5錢,松香5錢,輕粉1錢,雄黃1錢。
上為末。
諸瘡潰爛疼痛。
用麻油調搽。
《癘瘍機要》卷下:解毒散
巴豆肉1兩,皮消1兩,黃蜂窠7錢,黑狗脊7錢,白芷5錢,雄黃5錢,豬牙皂角5錢,羊蹄根5錢,輕粉5錢,蟬殼(去土)5錢,枯礬5錢,寒水石5錢。
上為末。
解外毒。主風瘡。
臘豬油調搽。
解毒散雖能攻毒,而傷良肉,不宜多用。
《圣濟總錄》卷三十四:解毒散
商陸根(切開如血色者,陰干)。
上為散。
傷暑,胸膈躁悶,昏暈倒仆欲死。牛、馬、驢、騾喘急熱發倒仆。
每服1錢匕,新汲水調下。牛、馬、驢、騾喘急熱發倒仆,調3錢灌之。立止。
《圣惠》卷六十二:解毒散
犀角屑3分(麩炒),川升麻半兩,梔子仁2分,木通1兩(銼),麥門冬3分(去心),枳殼3分(麩炒微黃,去瓤),甘草3分(生銼),葛根3分(銼),地骨皮1兩。
上為散。
熱毒發背,焮腫疼痛,煩熱,渴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入生地黃1分,豉半合,煎至6分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二:解毒散
皂角子100粒(麩炒黑色),連翹1兩半,薄荷葉半兩(曬干),甘草3錢(半生半炙)。
上為細末。
疬子,經宣積取毒尚未退者。
《普濟方》有桔梗。
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四六:解毒散
石綠(不拘多少)。
上研細。
中一切毒藥,唇口麻,目暗,心腹如刀刺,或吐出血。
每服1錢匕,研萊菔子汁調下。立吐,吐得毒出,即服和氣藥調補。
《濟眾新編》卷五:解毒散
黃丹3錢,枯礬石1錢,雄黃1錢,乳香1錢,沒藥1錢,白芷1錢,王不留行1錢,人中白1錢,輕粉1錢,膽礬5分,辰砂5分。
上為末。
濕癬。
摻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