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氣聰明湯
《東垣試效方》卷五:益氣聰明湯
黃耆 甘草 人參各15克 升麻 葛根各9克 蔓荊子4.5克 芍藥3克 黃柏3克(酒制,銼,炒黃)
益氣升陽(yáng),聰耳明目。治脾胃氣虛,致患內(nèi)障,目糊,視物昏花,神水變淡綠色,次成歧視(復(fù)視),久則失明,神水變成純白色;亦治耳聾,耳鳴。現(xiàn)多用于老年性白內(nèi)障、色弱、色盲、聽力減退屬于氣虛清陽(yáng)不升者。
上藥哎咀。每服9克,用水300毫升,煎至150毫升,去滓熱服。臨臥近五更再煎服之。
金·《東垣試效方》:益氣聰明湯
黃芪甘草各半兩(各15克)、人參半兩(15克)、升麻葛根各三錢(各9克)、蔓荊子一錢半(4.5克)、芍藥一錢(3克)、黃柏酒制,銼,炒黃,一錢(3克)。
上?咀,每服三錢(9克),水二盞(400毫升),煎至一盞(200毫升),去滓熱服,臨臥近五更再煎服之,得睡更。
益氣升陽(yáng),聰耳明目。
主治因飲食不節(jié),勞役形體,而致脾胃不足,清陽(yáng)不升,白內(nèi)障,耳鳴,或多年目暗,視物不能,舌淡苔薄白,脈細(xì)弱。
本方黃芪、人參、甘草重用以益氣補(bǔ)中,升麻、葛根、蔓荊子用量遞減以升清舉陷,并少佐芍藥、黃柏以斂陰、降火。凡屬中焦氣虛、升清無(wú)力所致頭面耳目諸疾皆可辨證用之,使中氣得升,耳目聰明。《東垣試效方》指出:如煩悶或有熱,漸加黃柏,春夏加之,盛暑夏月倍之。若此一味多,則不效,如脾胃虛去之,有熱者少用之。
早期文獻(xiàn)報(bào)道本方可治療腦動(dòng)脈硬化癥、頸椎病、高血壓病、低血壓病、鏈霉素副反應(yīng)、中耳炎引起的眩暈、耳鳴、病毒性角膜炎等,又有用以治療梅尼埃病、色盲、視神經(jīng)萎縮、中心性漿液性脈絡(luò)膜視網(wǎng)膜炎、偏頭痛等病癥。
益氣聰明湯蔓荊,升葛參芪黃柏并,再加芍藥炙甘草,耳聾目障服之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