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活魂丹”。處方:血竭、乳香、沒藥、銅綠、枯白礬、黃丹、穿山甲(煨胖)1錢,輕粉5分,蟾酥5分,麝香少許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用蝸牛搗膏為丸,如綠豆大。功能主治:一切惡瘡。楊梅、天泡瘡潰爛,喉穿鼻崩…
中藥方劑“海金散”。處方:黃爛浮石。制法:于草陰地為末。功能主治:血淋、沙淋,小便澀痛;亦治小腸氣,莖縮囊腫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,生甘草煎湯調下。小腸氣,莖縮囊腫,用木通、燈心、赤茯苓、麥門冬煎湯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金旋散”。處方:白附子(炮)、木香、肉豆蔻(去皮)、豬牙皂角(去皮,生)、桔梗、吳茱萸(麩炒)、肉桂(取心)、大黃(生)、川芎(凈)、知母、白茯苓、當歸、檳榔2個(一個生,一個熟)、巴豆(…
中藥方劑“金鏃散”。處方:白附子(炮,取心)半兩,木香半兩,地龍3分,肉豆蔻半兩(去皮),干蝎30個,肉桂(取心)半兩,黃連(取凈)2兩,大黃半兩(生),桔梗半兩,吳茱萸半兩(麩炒),芍藥半兩,川芎半兩…
中藥方劑“雞冠花酒”。處方:白雞冠花(曬干為末)180g 米酒1000ml。炮制:1. 將白雞冠花末連同米酒一同放入瓶中浸泡,封口; 2. 5~7日后開啟,過濾去渣,即可服用。功能主治:涼血止血。不僅可治婦女崩中,赤白帶…
中藥方劑“膠艾湯”。處方:阿膠(碎.炒燥)、川芎、甘草(炙),各二兩;當歸、艾葉(微炒),各三兩;白芍藥、熟干地黃,各四兩。炮制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勞傷血氣,沖任虛損,月水過多,淋瀝漏下,連日不斷…
中藥方劑“繭絲湯”。別名:蠶繭湯、原蠶繭湯、繰絲湯、繅絲湯、繭絲飲。處方:繭搔絲。功能主治:消渴。血淋,三消癥及婦人血崩。臨床應用:消渴:有一人苦渴疾,日飲斗水,諸藥不效,遂服煮蠶繭搔絲湯1盞,其渴頓除…
中藥方劑“家寶丹”。處方:何首烏2兩(取鮮者,竹刀切片,曬干),川烏4兩(先用濕紙包煨,去皮),草烏4兩(溫水浸半日,洗去黑毛,刮去皮,與川烏同切厚片,將無灰酒和勻,入砂器中,炭火慢煮,漸漸添酒,煮1日…
中藥方劑“葵根飲”。處方:葵根1大握,胡荽2兩,滑石1兩(為末)。功能主治:小腸積熱,小便不通。亦治血淋。用法用量:上將前2味細銼,以水2升,煎取1升,入滑石末,分3次溫服。
中藥方劑“露蜂房灰散”。處方:露蜂房灰1分,亂發灰1分,滑石1兩,海蛤半兩。制法:上為細散。功能主治:小兒血淋,日夜淋瀝,小腹及陰中疼痛。用法用量:以溫水調下半錢,不拘時候。
中藥方劑“鯉魚齒湯”。處方:鯉魚齒1020個,葵子3合,黃芩5錢,瞿麥2錢,車前子2錢,木通2錢。功能主治:產后淋痛及血淋。用法用量:水2升,煎取1升,入齒末,空心服,每日3次。
中藥方劑“龍腦雞蘇圓”。處方:柴胡(要真銀州者)二兩(同木通以沸湯大半升浸一、二宿,絞汁后入膏),木通(同柴胡浸)、阿膠(炒微燥)、蒲黃(真者.微炒)、人參,各二兩;麥門冬(湯洗.去心.焙研)四兩,黃…
中藥方劑“龍腦雞蘇丸”。處方:柴胡(要真銀川者)60克(銼,同木通以沸湯100毫升浸一二宿,絞汁后入膏)木通(銼,同柴胡浸)阿膠(炒微燥)蒲黃(真者,微炒)人參各60克 麥門冬(湯洗,去心,焙干)120克 黃耆…
中藥方劑“柿蒂湯”。處方:柿蒂 黃柏 黃連 生地 側柏葉 丹皮 白芍 木通 茯苓 澤瀉。功能主治:治血淋。血色鮮紅,脈數有力,屬心與小腸實熱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小薊飲子”。處方:生地黃(洗)120克 小薊根 滑石 通草 蒲黃(炒)淡竹葉 藕節 當歸(去蘆,酒漫)山桅子仁 甘草(炙)各15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涼血止血,利尿通淋。治下焦結熱血淋。用法用量…
中藥方劑“增味導赤散”。處方:生干地黃(洗,曬)木通 黃芩 生甘草 車前子(不炒)山梔仁、川芎 赤芍藥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研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血淋,血尿。用法用量:每服9克,入竹葉10葉,生姜3片,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子芩防風散”。處方:條芩(酒炒)防風等分。制法:上藥為末。功能主治:治肝經風熱,以致血崩、便血、尿血、血淋。用法用量:每服6克,空腹時用溫酒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理血湯”。處方:生山藥30克 生龍骨(搗細)18克 生牡蠣(搗細)18克 海螵蛸(搗細)12克 茜草6克 生杭芍9克 白頭翁9克 真阿膠(不用炒)9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止血。治腎陰不足,血熱妄行。血淋,溺血,大…
中藥方劑“羚羊角飲”。處方:羚羊角屑 梔子仁 冬葵子(炒)各30克 青葙子 紅藍花(炒)麥門冬(去心,焙)大青 大黃(銼,炒)各15克。制法:上八味,粗搗篩。功能主治:治血淋,小便出血,熱結澀痛。用法用量:每服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