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敗草散”。別名:敗毒散。處方:多年蓋屋爛草或蓋墻爛草,不以多少。制法:曬干為末。功能主治:解瘡毒。收濕氣。主痘瘡過搔成瘡,膿血淋漓。用法用量:敗毒散(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二)。
中藥方劑“百補湯”。處方:阿膠、地榆、陳皮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熟地。功能主治:婦人血淋白濁。用法用量:水煎,食前服。處方:當歸、芍藥、地黃、白術、人參、茯苓、山藥、甘草。功能主治:調理氣血,滋養脾胃。主…
中藥方劑“蚌殼散”。處方:蚌殼(煅)5錢,輕粉5分,冰片1分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火革瘡。男女乳上濕瘡,膿血淋漓成片,飛紅無靨,痛癢不休。用法用量:用銀花湯調,搽23次,結靨收功。
中藥方劑“補宮湯”。處方:當歸 白芍 川芎 熟地 熟艾 陳皮 白術 甘草 阿膠 地榆。功能主治:主婦人月水淋漓,日久不斷,腹不作痛;兼治血淋、白濁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處方:熟地、白芍、阿膠、地榆、艾葉、川芎、歸…
中藥方劑“保陰煎”。處方:生地 熟地 芍藥各6克 山藥 川續斷 黃芩 黃柏各4.5克 生甘草3克。功能主治:主婦帶濁遺淋,色赤帶血,脈滑多熱,便血不止,及血崩血淋,或經期太早,一切陰虛內熱動血。用法用量:水400毫…
中藥方劑“斑龍靈龜化痔丸”。處方:人參1兩5錢,鹿角尖(炙脆)8兩,龜版4兩(炙),象牙屑2兩,白術1兩5錢,茯苓1兩5錢,當歸4兩,川山甲(炙)5錢,生地4兩,熟地4兩,槐角(炒)6兩,露蜂房(炙)8錢,側柏葉…
中藥方劑“蔥白甘草湯”。處方:蔥白2兩,粉草5錢。功能主治:消瘀散腫。主咬傷后,焮腫疼痛,膿血淋漓,臭穢腐爛。用法用量:上以水3碗,煎至2碗,每日洗凈傷處瘀腐膿血,方用玉紅膏搽之,黑膏蓋之。
中藥方劑“登仙膏”。處方:麻油1斤4兩,甘草2兩,芝麻4兩,天門冬(酒浸,去心)3錢,麥門冬(酒浸,去心)3錢,遠志(酒浸,去心)3錢,生地(酒洗)3錢,熟地(酒蒸)3錢,牛膝(去蘆,酒浸)3錢,蛇床子(酒洗…
中藥方劑“導熱散”。處方:側柏葉、山梔、車前子、燈心、黃芩、滑石、烏梅、竹葉、大黃(炒)、豬苓、澤瀉、蒲黃、赤茯苓、甘草。功能主治:血淋,便血。用法用量:加生姜,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阿膠濟陰湯”。處方:阿膠 白術各3克 白芍 當歸 川芎各3克 砂仁(帶殼)1.5克 條芩 蘄艾各4.5克 香附2.4克 炙甘草1.5克 粘米1捏。功能主治:妊娠傷胎,致令子宮虛滑,經血淋漓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500毫升,…
中藥方劑“冬葵子散”。處方:冬葵子(銼)蒲黃各15克。功能主治:主小兒膀胱熱甚,血淋不止,水道澀痛。用法用量:上藥以水300毫升,入生地黃15克,煎至150毫升,去滓,不計時候,量兒大小,分減服之。處方:冬葵子…
中藥方劑“地王止血散”。別名:地黃赤茯散。處方:海螵蛸、生地、赤茯苓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血淋。用法用量:地黃赤茯散(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二)。
中藥方劑“地骨酒”。處方:新地骨皮(洗凈)。制法:搗自然汁(無汁則以水煎汁)。功能主治:小便出血。血淋。用法用量:每服1盞,加酒少許,食前溫服。
中藥方劑“茯苓琥珀散”。處方:人參45克 琥珀90克 川楝90克(酒炒)澤瀉45克 延胡45克(醋炒黑)丹皮45克 歸梢90克 茯苓90克 甘草45克。制法:研末為散。功能主治:治血淋莖中澀痛,牽引脅下,脈弦澀者。用法用量:…
中藥方劑“伏龍肝飲”。處方:甘草1兩,川芎1兩,伏龍肝1兩,黃芩1兩,赤芍藥1兩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血淋。用法用量:用水1升,藥半兩,煎至7分,去滓,分作3服,溫服之。處方:伏龍肝1兩(即灶心土,紫色者…
中藥方劑“發灰煎”。處方:菟絲子120克 鹿茸 山藥各30克 發灰7.5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,酒浸煮面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主五勞七傷,溺血淋瀝,胸腹撐悶。用法用量:每服50丸,空腹時用白湯送下。
中藥方劑“旱蓮子湯”。處方:旱蓮子2兩,芭蕉根(細銼)2兩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血淋心煩,水道澀痛。用法用量: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溫服,每日2次。
中藥方劑“槐子散”。處方:槐子(炒黃)、管仲(炒黃)各等分。制法:上共為末。功能主治:血淋,并婦人血山崩漏不止。用法用量:每服5錢,用嚴醋1鐘,煎滾35沸,去滓溫服。處方:槐(用中黑子)1升,槐花2升。制法: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