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蠶矢湯”。處方:晚蠶沙15克 生苡仁 大豆黃卷各12克 陳木瓜9克 川黃連(姜汁炒)9克 制半夏 黃芩(酒炒)通草各3克 焦山梔4.5克 陳吳萸(泡淡)0,9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利濕,升清降濁。主濕熱內蘊之霍亂…
中藥方劑“柴平湯”。處方:銀柴胡6克 黃芩4.5克 人參(去蘆)半夏(湯泡七次)各3克 甘草1.5克 陳皮3.6克 蒼術(泔浸)4.5克 厚樸(姜制)3克。功能主治:和解少陽,祛溫和胃。主濕瘧,一身盡痛,手足沉重,寒多熱…
中藥方劑“腸炎湯1號”。處方:蒼術炭9g,白術炭9g,姜厚樸6g,通草6g,蓮子9g,炒扁豆30g,炒山藥30g,茯苓12g,煨訶子12g,煨肉豆蔻6g,黨參9g,甘草3g。功能主治:健脾利濕,收澀止瀉。主虛寒型急性腸炎,大便頻…
中藥方劑“參術芎歸湯”。處方: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加白芍、川芎、白茯。功能主治:瀉痢后及產育氣虛脫肛,脈濡而弦者。用法用量:《準繩·類方》有山藥,無陳皮。
中藥方劑“參橘丸”。處方:橘皮3兩(洗),麥門冬(去心)1兩,人參(去蘆)1兩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熱從腹起,上循胸腋,繞頸額,初微而漸至大熱,發無時,遇饑則劇,中脘不利,善食…
中藥方劑“二母二冬湯”。別名:二冬二母湯。處方:知母、貝母、麥門冬、天門冬。功能主治:清養肺胃,潤燥化痰。主內傷噎膈,燥熱咳喘,甚則煩滿身腫,脈濡澀。用法用量:方中天門冬清心潤肺以益腎水;麥冬潤肺清心…
中藥方劑“蒿芩清膽湯”。處方:青蒿腦4.5~6克 淡竹茹9克 仙半夏4.5克 赤茯苓9克 青子芩4.5~9克,生枳殼4.5克 陳廣皮4.5克 碧玉散(包)9克。功能主治:清膽利濕,和胃化痰。治少陽濕熱痰濁證。癥見寒熱如瘧,寒…
中藥方劑“藿樸夏苓湯”。處方:杜藿香6克 真川樸3克 姜半夏4.5克赤苓9克 光杏仁9克 生苡仁12克 白蔻末1.8克 豬苓4.5克 淡香鼓9克 建澤瀉4.5克。功能主治:理氣化濕,疏表和中。治濕溫初起,惡寒無汗,身熱不揚,肢…
中藥方劑“訶子人參湯”。別名:訶子散。處方:訶子(煨,去核)、人參、白茯苓、白術、炙甘草、蓮肉、升麻、柴胡各等分。功能主治:瀉痢,產育氣虛脫肛,脈濡而弦。用法用量:訶子散(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三)。
中藥方劑“氤氳湯”。處方:大豆卷6克 藿香9克 佩蘭9克 青蒿6克 焦梔皮6克 連翹9克 滑石15克 通草3克 郁金6克 菖蒲3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化濕,宜氣透痞。治濕溫,發熱身痛,熱勢起伏,汗出不解,胸脘痞悶,嘔惡便溏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半夏茯苓湯”。處方:法夏2錢,云苓3錢,廣皮2錢,砂仁5分,樸花2錢,木香1錢半,炒蘄艾2錢。功能主治:順氣降逆。主妊娠胎氣上逆,遂致惡阻,嘔吐清水或酸水,頭脹眩暈,心胸憒悶,起坐不安,時噯氣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參苓白術散”。處方:泡參3錢,扁豆4錢,焦術3錢,茯苓3錢,茅蒼術1錢半,砂仁1錢,炙升麻1錢,廣皮2錢。功能主治:補氣升陽。主妊娠數月,因脾虛氣弱,消化不良,食少腹脹,大便不實,下肢腫脹,氣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羌活勝濕湯”。處方:二術、二活、二防、木通、木瓜、南星、半夏、澤瀉。功能主治:體厚濕郁,自覺遍身沉重,難于轉側,兩膝時痛腫,不紅不硬,六脈濡弱,天陰更甚者。
中藥方劑“加減附子理中湯”。處方:白術9克 附子6克 干姜6克 茯苓9克 厚樸6克。功能主治:溫中祛寒,健脾燥濕。治脾陽不振,寒濕中阻,自利腹滿,小便清長,脈濡而小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500毫升,煮取200毫升,分二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