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醋煮香附丸”。別名:醋附丸。處方:大香附子(置盆中擦去皮,以米醋浸半日,用瓦鍋慢火煮令醋熱,濾出切片)。制法:上研為粉,用米醋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曬干。功能主治:婦人經候不調,血氣刺痛,腹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丸”。處方:柴胡(去苗)黃連(去須)知母(焙)赤芍藥 龍膽 黃芩(去黑心)地骨皮 麥門冬(去心,掐)茯神(去木)甘草(炙)各30克 檳榔(銼)22克。制法:上十一味,搗羅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…
中藥方劑“大補益母丸”。別名:大補丸。處方:益母草8兩(用上截),香附2兩(7制),嫩黃耆3兩(蜜炒),人參2兩(去蘆),白術3兩(土炒),白茯苓2兩(蒸透),炙草2兩,當歸身3兩(俱酒洗),白芍2兩(酒炒)…
中藥方劑“大油煎散”。處方:海桐皮、五加皮、牡丹皮、地骨皮、桑白皮各等分。制法:上銼散。功能主治:經候不調,臍腹脹滿,腰腿無力,煩渴潮熱,身體拘倦,日漸羸瘦。用法用量:每服4錢,加生姜3片,大棗1枚,清油…
中藥方劑“分氣丸”。處方:附子 吳茱萸 當歸 川芎 陳皮 蓬莪術 干姜 延胡索 桂 五味子 白芷 白及 益智仁 白術各30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,醋煮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主治脾胃虛弱,氣不升降,中脘痞塞,四…
中藥方劑“婦寶丸”。別名:四制香附丸。處方:香附不拘斤兩(分作4份,一份鹽水浸煮,焙干;一份童便浸煮,焙干;一份與山梔4兩同炒,去山梔;一份醋浸煮,焙干)。制法:上為末,醋糊為丸。功能主治:婦人經候不調…
中藥方劑“紅花當歸丸”。處方:馬鞭草8兩,劉寄奴8兩(2味共熬膏為丸),當歸3兩,赤芍1兩5錢,牛膝1兩5錢(酒拌),川芎1兩5錢,香附1兩5錢(醋炒),丹皮1兩5錢(去皮),甘草1兩5錢,紅花7錢,白芷7錢,官桂6…
中藥方劑“胡氏牡丹散”。處方:白芍藥半兩,當歸半兩,五加皮半兩,地骨皮半兩,人參半兩,沒藥2錢,桂心2錢,牡丹皮3錢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婦人產后虛贏,發熱自汗,欲變蓐勞;或血氣所搏,及經候不調,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調經散”。處方:肉桂5錢,白芷5錢,川芎5錢,川歸5錢,芍藥5錢,玄胡索5錢,牡丹皮5錢,蒲黃5錢,細辛1兩,麝香1兩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婦人經候不調;帶下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,食前白湯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十全飲”。處方:熟干地黃、白茯苓、人參、桂(去粗皮.不見火)、川當歸(去蘆)、白芍藥、川芎、白術、黃蓍(去蘆)、甘草(炙),各等分。炮制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諸虛百損,榮衛不和,形體羸瘦,…
中藥方劑“四制香附丸”。處方:香附不拘斤兩(分作四份,一份用鹽水浸煮,焙干,一份用童便浸煮,焙干,一份與山梔120克同炒,去山梔,一份用醋浸煮,焙干)。制法:上共為末,醋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婦…
中藥方劑“玄胡索湯”。處方:當歸(去蘆,酒浸,銼,炒)玄胡索(炒,去皮)蒲黃(炒)赤芍藥 官桂(不見火)各15克 片子姜黃(洗)乳香 沒藥 木香(不見火)各90克 甘草(炙)7.5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…
中藥方劑“五積散”。處方:白芷、川芎、甘草(炙)、茯苓(去皮)、當歸(去蘆)、肉桂(去粗皮)、芍藥、半夏(湯洗七次),各三兩。陳皮(去白)、枳殼(去瓤.炒)、麻黃(去根.節),各六兩。蒼術(米泔浸.去…
中藥方劑“枳殼飲子”。別名:枳殼散(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卷五)。處方:枳殼60克(去皮,麩炒)半夏30克(湯洗七次,以生姜汁浸三日,用麩炒黃)紅芍藥30克 柴胡(去蘆)45克 黃芩45克。制法:上五味,共為細末。功能…
中藥方劑“益胃升陽湯”。別名:升陽益胃湯(《仁術便覽》卷四)。處方:柴胡 升麻各1.5克 炙甘草 當歸身(酒洗)陳皮各3克 人參(去蘆)炒神曲各4.5克 黃耆6克 白術9克 生黃芩少許。功能主治:益氣升陽,養血調經。…
中藥方劑“茂香散”。處方:天臺烏藥、三棱(煨)、蓬茂(煨)、川當歸(去蘆)、荊芥穗、天麻、桂心(不見火)、延胡索、厚樸(姜汁制.炒)、附子(炮.去皮.臍),各一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婦人血風臟…
中藥方劑“桂心庵(艸閭)子丸”。別名:庵(艸閭)子丸。處方:桂(去粗皮)1兩,芎藭1兩,土瓜根1兩,桑耳(微炒)1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大黃(銼,炒)1兩,庵(艸閭)子1兩,赤茯苓(去黑皮)1兩1分,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