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辰砂奪命丹”。處方:辰砂(研細,用升麻、黃紫草、連翹煮汁,濾凈,用汁煮砂一晝夜,收干聽用)2錢,麻黃(不去報節,酒、蜜拌炒焦色)8分,蟬蛻(洗凈)5分,紫草(酒炒)5分,紅花子5分,山甲(酒浸…
中藥方劑“陳皮竹茹湯”。處方:陳皮(去白)、白茯苓、黃連(用吳茱萸同炒,去茱萸)。功能主治:痘瘡之后嘔吐者。用法用量:用竹茹1團為引,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不換金散”。別名:不換金正氣散、真方不換金正氣散。處方:藿香、厚樸、蒼術、陳皮、半夏、甘草等分。功能主治:辟嵐氣,調和脾胃,美飲食。解散寒邪。主四時傷寒,瘴疫時氣,霍亂吐瀉,腸風便血;外傷濕…
中藥方劑“保元化毒湯”。處方:人參、黃耆(蜜炙)、甘草(炙)、當歸、南山楂、穿山甲(炒)、白芷、木香、僵蠶(炒、研)、川芎。功能主治:氣血虛弱,痘瘡不能如期起脹,平扁頂凹,其色灰白,皮薄嫩亮,更現倦…
中藥方劑“保元人乳湯”。處方:黃耆(炙)2錢,人參1錢,川芎8分,木香8分,當歸8分,肉桂3分,甘草(炙)5分。功能主治:痘瘡起脹時,氣血俱虛,頂陷色白者。用法用量:加酒半杯同水煎,和人乳半杯溫服。 氣不虛,…
中藥方劑“保元湯”。處方:人參3克 黃耆9克 甘草2克 肉桂1.5~2克。功能主治:主痘瘡氣虛頂陷者。用法用量:上藥用水300毫升,加生姜1片,煎至150毫升。不拘時服。備注:方中肉桂原書無用量,現據《景岳全書》卷六十…
中藥方劑“保嬰出痘方”。別名:保嬰稀痘方。處方:生地2錢,當歸2錢,赤芍2錢,金銀花1錢,紅花1錢,桃仁1錢,荊芥穗1錢,生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:預防痘瘡。主。用法用量:保嬰稀痘方(《醫學集成》卷三)。各家論述:…
中藥方劑“保嬰丹”。處方:纏豆藤1兩5錢(8月內收取毛豆梗上纏繞紅黃大者,陰干),生地黃1兩,山楂肉1兩,牛蒡子1兩,辰砂1兩(水飛,研細),黑豆30粒,新升麻7錢5分,獨活2錢,甘草5錢,當歸(酒浸)5錢,赤芍…
中藥方劑“保嬰稀痘神驗丹”。別名:稀痘丹。處方:麝香5厘,朱砂1錢,大蓖麻子36粒(去殼取肉,揀肥白者)。制法:先將朱砂為末,次入麝香研勻,后將蓖麻子肉加入一處,共為細末,須要端陽午時,潔誠合制。功能主治…
中藥方劑“保嬰濟痘神丹”。處方:白豆3兩,赤豆3兩,綠豆3兩(俱連殼,甘草煎汁浸1宿,曬、研),蟬蛻(去頭足,凈水飛)2兩,銀花2兩,元參2兩,生地2兩,荊芥穗3兩,生耆3兩,人中黃1兩5錢,歸身1兩。制法:上為…
中藥方劑“吹云散”。處方:黃丹(水飛)1錢,輕粉3分,片腦1厘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痘瘡眼生翳障,或紅或白,腫痛。用法用量:鵝毛管吹耳內,如左眼患吹入右耳,右眼患吹入左耳,每日3次。兼服通明散,須得早…
中藥方劑“承氣化毒湯”。處方:枳實、厚樸(姜炒)、大黃(酒炒)、檳榔、甘草。功能主治:痘瘡,狂妄發躁,手足宜熱而反冷,陽極似陰,謂之陽厥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春筍丹”。處方:春筍尖(曬干為末)5錢,雄雞冠血(若少,多用雞血亦可)、羊心血,豬尾血(3血合用以布盛陰干)2兩1錢,老蝦(打成餅,焙干)2兩1錢,紫草3錢,老鷹爪3分,穿山甲(前爪)。制法:上為…
中藥方劑“柴歸飲”。處方:當歸6~9克 芍藥(或生或炒)4.5克 柴胡3~4.5克 荊芥穗3克 炙甘草2.1~3克。功能主治:養營透疹。主痘瘡及麻疹初起,發熱未退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220毫升煎服。 血熱者,加生地,防虛者,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散子”。別名:柴胡飲子。處方:柴胡、防風、當歸、人參、白芍藥、甘草、黃芩、滑石、大黃各等分。功能主治:痘瘡表里俱實。用法用量:柴胡飲子(《幼科掌》)卷二)。
中藥方劑“澄泉散”。處方:歸身1兩,黃耆1兩,僵蠶2錢,蟬蛻2錢。功能主治:痘瘡。用法用量:先將歸、耆用酒煎,次入蟬、蠶末,調服。數次自然融合。處方:黃耆、當歸、紅花。制法:上藥和酒入壇,固密煮之。另用蟬蛻…
中藥方劑“痘煮砂”。處方:升麻4兩,川芎4兩,當歸4兩,甘草3錢,天麻5錢,干葛5錢。制法:上銼,如豆大,東流水5瓢,于砂鍋內煮,用朱砂4兩,細絹袋盛之。懸于鍋內,以盤覆之,文武火煮,水干續添,文火煮微沸,…
中藥方劑“痘瘡完善丹”。處方:煨石膏4兩,赤石脂2兩,漂滑石3兩,鉛粉2兩,真粉3兩。制法:共為末,研勻。功能主治:收濕結痂。主痘瘡破爛無皮。用法用量:摻之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