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舶上硫黃丸”。處方:舶上硫黃1兩(去沙石,細研如飛塵),薏苡仁2兩(炒熟,搗為末)。制法:和勻,滴水相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固大腸,復真氣。主疫毒痢,病勢已減,所下之痢,止余些少,忽青…
痢疾,古稱腸辟、滯下。為急性腸道傳染病之一。臨床以發熱、腹痛、里急后重、大便膿血為主要癥狀。若感染疫毒,發病急劇,伴突然高熱,神昏、驚厥者,為疫毒痢。發病急驟,腹痛劇烈,瀉下腐臭難聞,里急后重較劇…
痢疾,古稱腸辟、滯下。為急性腸道傳染病之一。臨床以發熱、腹痛、里急后重、大便膿血為主要癥狀。若感染疫毒,發病急劇,伴突然高熱,神昏、驚厥者,為疫毒痢。故楊子建謂:太歲中,其春夏之內,多寒肅之化,陽…
中藥方劑“第一通神散”。處方:麻黃(去根節)7錢半,官桂(去粗皮)7錢半,大川芎2兩,白術2兩,藁本半兩,獨活半兩,桔梗半兩,防風半兩,芍藥半兩,白芷半兩,牡丹皮2錢半,甘草2錢半,細辛3錢3分,牽牛1錢7分…
中藥方劑“第三舶上硫黃丸”。處方:舶上硫黃2兩(去砂石,細研為末),薏苡仁2兩(炒,杵為末)。制法:上為末,水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疫毒痢,病勢已減,所下只余些小,或下清糞,或如鴨糞,或如茶湯,或…
中藥方劑“第二還真散”。處方:訶子5枚(用面裹,火煨熟,不要生,亦不要焦,去面不用,就熱咬破訶子,去核不用,只用皮,焙干)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時疫毒痢,寒熱已退,赤痢已消減者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…
中藥方劑“大青消毒湯”。處方:大青12克 香豉9克(熬,綿裹)干葛 梔子各12克 生干地黃9克(切)芒消90克。制法:上六味,切。功能主治:主外感時行疫毒,發熱七日不退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6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…
中藥方劑“點眼砂”。別名:人馬平安散(《張氏醫通》卷十五)、諸葛行軍散(《衛生鴻寶》卷一)。處方:冰片 麝香 雄黃 朱砂各1.5克 焰消3克。制法:共為極細末,瓷瓶收貯。功能主治:主時疫毒氣,痧脹腹痛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黃金湯”。處方:黃土5錢,扁豆4錢(炒),谷芽2錢(炒),茯苓1錢,黑豆3錢,甘草8分,白芍1錢5分(炒),生姜3片,金銀花3錢,五谷蟲2錢(炒,研),扁豆花10枚。功能主治:解疫毒,救胃氣。主痢疾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固陰清胃飲”。處方:鮮生地8錢,當歸8錢,生白芍8錢,生甘草8分,枳實2錢,草蔻仁1錢(研),檳榔1錢5分,炒川連5分。功能主治:少陰君火,陽明燥金之年,瘟疫初病,未入少陽,誤早用柴胡、桂枝、石膏、…
中藥方劑“和胃透肌湯”。處方:厚樸、枳殼、廣皮、柴胡、葛根、防風。功能主治:夏、秋熱證之人,內有積熱,外冒表邪,又被飲食寒涼抑遏胃陽,陽明邪熱不得發越,但頭汗,遍身無汗;又有斑痧疫毒,抑遏胃陽,亦不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