瘧疾點,手針穴位名。位于第1掌骨基底部與大多角骨之間的骨縫中,大魚際橈骨側緣赤白肉際處。主治往來寒熱、瘧疾等。按手穴常規療法操作。
截瘧,經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備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胸部,在兩側乳頭直下4寸處,約在乳頭下第7肋骨,肋弓稍內處,左右計2穴。淺層布有第7肋間神經外側皮支,深層有胸長神經的分支,第7肋間神經。主治瘧疾、發燒、胸脅…
獼猴骨,中藥材名。為猴科動物獼猴MacacamulattaZimmermann和短尾猴M.speciosaF.Cuvier等的骨骼。具有祛風除濕,強筋壯骨,鎮驚,截瘧的功效。主治風寒濕痹,四肢麻木,關節疼痛,骨折,小兒驚癇。
繡球花,中藥名。為虎耳草科植物繡球Hydrangeamacrophylla(Thunb.)DC.的花。具有清熱解毒,抗瘧的功效。主治心熱驚悸、煩躁、瘧疾、喉炎、腎囊炎。
娃娃魚,中藥名。為隱鰓鯢科動物大鯢Megalobatrachusdavidianus(Blanchard)的全體。具有補虛健腦,截瘧的功效。主治病后體虛,神經衰弱,貧血,瘧疾。
一年蓬,中藥名。為菊科植物一年蓬Erigeronannuus(L.)Pers.的全草。具有消食止瀉,清熱解毒,截瘧的功效。主治消化不良,胃腸炎,齒齦炎,瘧疾,毒蛇咬傷。
白常山,中藥名。為茜草科植物玉葉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.f.和展枝玉葉金花Mussaenda divaricala Hutch.的根。具有解熱抗瘧的功效。主治瘧疾。
西南毛茛,中藥名。為毛莨科植物西南毛茛RanunculusficariifoliusLévl.etVaniot的地上部分。分布于云南北部、貴州、四川西南部和湖北西部。具有利濕消腫,止痛殺蟲,截瘧之功效。用于瘧疾。
檳榔,中藥名。為棕櫚科檳榔屬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.的干燥成熟種子。具有殺蟲消積,行氣,利水,截瘧的功效。主治腸道寄生蟲病,食積氣滯,瀉痢后重,水腫,腳氣腫痛,瘧疾。
馬鞭草,中藥名。為馬鞭草科馬鞭草屬植物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.的全草。具有清熱解毒,活血通經,利水消腫,截瘧的功效。主治感冒發熱,咽喉腫痛,牙齦腫痛,濕熱黃疸,痢疾,瘧疾,淋病,水腫,小便不利…
仙鶴草,中藥名。為薔薇科龍芽草屬植物龍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b的干燥地上部分。具有收斂止血,止痢,截瘧,補虛的功效。主治各種出血證,久瀉久痢,寒熱瘧疾,氣血虧虛脫力勞傷等。
鴉膽子,中藥名。為苦木科鴉膽子屬植物鴉膽子Brucea javanica(L.)Merr.的干燥成熟果實。具有清熱解毒,截瘧,止痢,外用腐蝕贅疣的功效。主治熱毒血痢,冷積久痢,各型瘧疾,雞眼贅疣。
何首烏,中藥名。為蓼科蓼屬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.的塊根。具有解毒,消癰,截瘧,潤腸通便的功效。主治瘡癰,瘰疬,風疹瘙癢,久瘧體虛,腸燥便秘。
青蒿,中藥名。為菊科蒿屬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.的干燥地上部分。具有清透虛熱,涼血除蒸,解暑,截瘧的功效。主治溫邪傷陰,夜熱早涼,陰虛發熱,勞熱骨蒸,暑熱外感,發熱口渴,瘧疾寒熱。
草果,中藥名。為姜科砂仁屬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實。具有燥濕溫中,除痰截瘧的功效。主治寒濕中阻證,瘧疾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