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腎氣丸”。別名:八味腎氣丸(《金匱要略》卷上)、崔氏八味丸(《金匱要略·中風歷節篇》附方)、《金匱》腎氣丸(《內科摘要》卷下)、桂附八味丸(《醫方集解))、桂附地黃丸(《醫宗金鑒》卷四十三…
中藥方劑“人參酒”。處方:人參30g 白酒1200ml。炮制:1.用紗布縫一個與人參大小相當的袋子,將人參裝入,縫口; 2.放入酒中浸泡數日; 3.之后倒入砂鍋內,在微火上煮,將酒煮至500~700ml時,將酒倒入瓶內; 4.將…
中藥方劑“天臺烏藥散”。處方:天臺烏藥 木香 茴香(炒)青皮(去白)良姜(炒)各15克 檳榔2個(銼)川楝子10個 巴豆70粒。制法:上八味,先將巴豆微打破,同川楝子用麩炒,候黑色,去巴豆及麩不用,令諸藥為末?!?
中藥方劑“天雄丸”。處方:天雄30克(炮裂,去皮、臍)石斛22.5克(去根,銼)五味子22.5克 巴戟30克 白茯苓22.5克 熟干地黃30克 遠志22.5克(去心)人參15克(去蘆頭)補骨脂7.5克(微炒)蛇床子30克 澤瀉22.5克…
中藥方劑“菟絲地黃湯”。處方:熟地30克 山茱萸15克 菟絲子30克 巴戟天15克。功能主治:益腎壯陽。治房勞傷腎,陽痿早泄,骨軟筋麻,飲食減少,身體畏寒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升陽順氣湯”。別名:強胃湯(《脾胃論》卷下)。處方:黃耆30克 半夏9克(湯洗七次)草豆蔻6克 神曲(炒)4.5克 升麻 柴胡 當歸身 陳皮各3克 甘草(炙)黃柏各1.5克 人參(去蘆)0.9克。制法:上為粗末?!?
中藥方劑“巽順丸”。處方:烏骨白絲毛雞1只(男用雌,女用雄,取嫩長者,溺倒,泡,去毛,竹刀刮脅,出肫、肝,去穢,留內金,并去腸垢,仍入腹內)烏賊骨(童便浸,曬干為末,微炒黃,取凈)120克 藘茹(去梢,…
中藥方劑“右歸飲”。處方:熟地6~9克或加至30~60克 山藥6克(炒)山茱萸3克 枸杞6克 甘草3~6克(炙)杜仲6克(姜制)肉桂3~6克 制附子3~9克。功能主治:溫補腎陽。治腎陽不足,陽衰陰勝,腰膝瘦痛,神疲乏力…
中藥方劑“右歸丸”。處方:大懷熟地250克 山藥120克(炒)山茱萸90克(微炒)枸杞120克(微炒)鹿角膠120克(炒珠)菟絲子120克(制)杜仲120克(姜湯炒)當歸90克(便溏勿用)肉桂60克(可漸加至120克)制附子60…
中藥方劑“暖宮定痛湯”。處方:橘核9克,荔枝核9克 小茴香9克 葫蘆巴9克 延胡索9克 五靈脂9克 川楝子9克 制香附9克 烏藥9克。功能主治:暖宮散寒,行氣活血,化瘀定痛。治慢性盆腔炎或不孕,屬于下焦寒溫汽血凝結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八味地黃湯”。處方:懷熟地8錢至1兩余,丹皮1錢,山茱肉2錢,茯苓2錢5分,山藥2錢4分,澤瀉(鹽水炒)1錢,牛膝1錢,麥冬3錢,五味子6分,肉桂(鹽煎,刮去粗皮)1錢。功能主治:凡咳嗽不止,痰唾槁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參術湯”。處方:人參1兩,白術5錢,甘草1錢,肉桂1錢,白扁豆3錢。功能主治:娠婦氣虛而又犯寒,畏寒腹痛,將欲墮胎者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處方:人參5錢,天花粉5錢,生地5錢,白術1兩,麥冬1兩。功…
中藥方劑“桂槳粥”。處方:肉桂23g,粳米50100g,紅糖適量。功能主治:補陽氣,暖脾胃,散寒止痛。主腎陽不足,畏寒怕冷,四肢發涼,陽萎,小便頻數清長,脈搏微弱無力;脾陽不振,脘腹冷痛,飲食減少,大便稀薄,…
中藥方劑“桂附苓術飲”。處方:厚附片9克 肉桂3克,茯苓12克 茅術 炒遠志 生姜皮各6克 制臺烏4.5克。功能主治:治妊娠數月,面浮肢腫,面色灰黯,心悸氣短,下肢畏寒,腰脹腹滿,舌淡苔薄白而潤,脈遲。用法用量:…
中藥方劑“狗肉粥”。處方:肥狗肉半斤。功能主治:溫補脾腎,去寒助陽,輕身益氣。主脾胃冷弱,腸中積冷,脹滿刺痛。年老體衰,陽氣不足,營養不良,畏寒肢冷,腰膝軟弱。用法用量:以米、鹽、豉等煮粥,頻日吃12頓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