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大麻子赤小豆湯”。處方:大麻子(熬)5升,赤小豆5升,生商陸2升(薄切之),升麻4兩,附子(炮)3兩,射干3兩。功能主治:瘡癰毒氣深重,毒腫無定處,或澀惡寒,或心腹刺痛、煩悶者。用法用量:以水4斗…
中藥方劑“大黃桃仁湯”。處方:樸消、大黃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傷寒小產,惡露不行,腹脹煩悶欲死。用法用量:每服1錢或2錢,用桃仁(去雙仁皮尖,碎之)濃煎湯調下,1日3次。以通為度。
中藥方劑“大黃沒藥煎”。處方:沒藥(別研)1兩,大黃1兩,當歸2兩。功能主治:婦人產后,惡物不快,時發寒熱,躁煩悶亂狂語,發渴面赤。用法用量:上為細末,用米醋2升,入前藥末調勻,于銀器中慢火熬成稠餳相似,…
中藥方劑“淡竹瀝粥”。處方:淡竹瀝20毫升 石膏30克(搗碎)黃芩23克(搗,研)粟米30克 蜜10毫升。功能主治:主風熱內擾,心膈煩悶,或小便赤澀。用法用量:先用水750毫升,煎石膏、黃芩至450毫升,去滓,下米煮粥…
中藥方劑“丹砂散”。處方:朱砂22.5克(細研,水飛過)犀角屑15克 天竹黃15克 秦艽15克(去苗)白鮮皮15克 沙參15克(去蘆頭)寒水石30克 麥門冬60克 (去心,焙干)馬牙消15克(研入)川升麻15克 甘草15克(炙微…
中藥方劑“冬瓜粥”。處方:新鮮連皮冬瓜80100g(或冬瓜子干的1015g,新鮮的30g),粳米適量。功能主治:利小便,消水腫,消熱毒,止煩渴。主水腫脹滿,小便不利,包括急慢性腎炎,水腫,肝硬化腹水,腳氣浮腫,肥…
中藥方劑“地黃飲子”。處方:生地黃汁30毫升 蘆根15克 生麥門冬25克(去心)人參15克 白蜜15毫升 橘皮10克 生姜15克。功能主治:主心胃虛熱,嘔吐不能進食,食則煩悶。用法用量:用水1.2升,煮取400毫升,去滓,下…
中藥方劑“大八風湯”。處方:當歸1兩半,升麻1兩半,五味子1兩半,烏頭1兩,黃芩1兩,芍藥1兩,遠志1兩,獨活1兩,防風1兩,芎1兩,麻黃1兩,秦艽1兩,石斛1兩,人參1兩,茯苓1兩,石膏1兩,黃耆1兩,紫菀1兩,…
中藥方劑“大效人參枳實湯”。處方:枳實4個(米泔浸,去瓤,切,麩炒),桑白皮半兩,半夏半兩(湯洗78次,切,仍以姜汁浸),甘草半兩(炙),白茯苓半兩,款冬花半兩,五味子半兩,阿膠半兩(麩炒),細辛半兩…
中藥方劑“大效香砂丸”。處方:巴豆(生,出油,去皮)、生珠、乳香、細辛、當歸(去苗)各等分,丁香少許,官桂少許(去皮),龍腦50文,麝香50文,檳榔少許。制法:上為末,以水浸蒸餅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…
中藥方劑“大棗粥”。處方:大棗27枚,茯神半兩,粟米2合。制法:上細銼。功能主治:養脾胃氣,助十二絡脈,通九竅,安神,除恍惚。主風熱煩悶心懸,腸癖,腹中邪氣。用法用量:先以水2大盞,煮至1盞半,去滓,下米煮…
中藥方劑“大腹皮丸”。處方:大腹皮2兩(銼),桔梗3分(去蘆頭),枳殼1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白術半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,川大黃2兩(銼碎,微炒),桂心半兩,木香半兩,芎3分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…
中藥方劑“大腹散”。處方:大腹子2兩(生),橘皮1兩(去白,焙),厚樸1兩(姜汁炙),人參半兩,吳白芷1兩(炒),肉桂半兩,桔梗半兩,神曲1兩(炒)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或饑或飽,滯氣煩悶,大小腸不調…
中藥方劑“肺癰黃耆散”。別名:桔梗湯。處方:黃耆1兩,天門冬1兩,川大黃1兩,紫蘇葉1兩,赤茯苓1兩,桑白皮1兩,生干地黃1兩,杏仁3錢,蒺藜3錢,枳殼3錢,當歸半兩,甘草半兩,加貝母、薏苡仁。功能主治:肺癰。…
中藥方劑“肺膿瘍湯”。處方:川貝母9g,桔梗9g,化橘紅各9g,葶藶子6g,葦根30g,薏苡仁18g,金銀花24g,連翹24g,旋覆花(布包)6g,代赭石(布包)12g,桃仁9g,杏仁9g,冬瓜子30g。功能主治:清熱解毒,降氣化…
中藥方劑“茯歸煎”。處方:茯苓2錢,當歸2錢,麥門冬2錢,黃芩2錢,淡竹葉20片。功能主治:妊娠心驚膽怯,終日煩悶。用法用量:加燈心30莖。水煎,不拘時候服。
中藥方劑“茯苓補心湯”。處方:茯苓12克 桂心6克 大棗20枚 紫石英3克 甘草6克 人參6克 赤小豆9克 麥門冬9克。制法:上8味,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心氣不足,善悲愁恚怒,衄血,面黃煩悶,五心熱,或獨語不覺,咽痛舌強…
中藥方劑“茯苓飲”。處方:白茯苓(去黑皮)半兩,防風(去叉)半兩,人參半兩,白術半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半兩,生姜半兩,甘草1分(炙)。制法:上銼,如麻豆大。功能主治:妊娠阻病,心中煩悶,頭眩重,憎聞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