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辰砂五苓散”。處方:辰砂(研)、白術(去蘆)、豬苓(去黑皮)、澤瀉(洗)、赤茯苓(去皮),各十二兩。肉桂(去粗皮)八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傷寒表里末解,頭痛發熱,心胸郁悶,唇口干焦…
中藥方劑“辰砂圓”。處方:硼砂(研)、牛黃(研),各一錢。白附子(炮)、白僵蠶(去絲.嘴.)、天南星(炮裂.研)、蝎梢(溫),各一分。辰砂(研)半兩,半夏(湯洗七遍)一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,同研令勻,水煮…
中藥方劑“辰砂半夏圓”。處方:五靈脂(微炒.用酒研飛.去砂土)、朱砂(研飛),各一兩;葶藶(水淘凈.日干.別杵成膏)、杏仁(湯浸.去皮.尖及雙仁.麩炒.別杵成膏)、半夏(湯浸七次.去滑.焙干),各半兩。炮制:…
中藥方劑“辰砂化痰圓”。處方:白礬(枯過.別研)、辰砂(飛研),各半兩;南星(炮)一兩,半夏(洗七次.姜汁搗.作僸)三兩。炮制:白礬、半夏僸、天南星為末,合和勻,用生姜汁煮面糊圓,如梧桐子大,別用朱砂末…
中藥方劑“除風荊芥湯”。處方:荊芥穗 芎藭 防風(去叉)獨活(去蘆頭)甘草(炙、銼)麻黃(去根、節)各30克 人參60克。制法:上七味,粗搗篩。功能主治:祛風通絡。主頭目昏眩,肢體疼痛,手足麻痹,上膈煩悶,…
中藥方劑“參麻湯”。處方:玄參1兩,升麻3分,犀角(鎊)半兩,干藍葉1兩,甘草(炙,銼)3分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傷寒熱病生豌豆瘡并皰瘡,煩悶昏迷。用法用量: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蔥白3寸,豉100粒,…
中藥方劑“川芎柴胡湯”。處方:川芎、柴胡、黃芩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陳皮、貝母、山楂、紅花子加倍。功能主治:疹后發熱依時,久不治成癥癖,發熱來時,身燒,口渴,少食,煩悶,熱過則和,或日發,或間1日2日而…
中藥方劑“柴胡橘皮湯”。處方:柴胡、橘皮、黃芩、半夏、人參、白茯苓各等分。制法:上銼細。功能主治:疹子出后,毒邪壅遏,尚未出盡,拂拂發熱,煩悶不寧,如蛇在灰,如蚓在塵之狀,煩躁嘔泄者。用法用量:加竹菇1…
中藥方劑“疔毒復生湯”。處方:疔毒回生湯(《靈驗良方匯編》卷二)。制法:牡蠣 大黃 山梔子 金銀花 地骨皮 牛蒡子 連翹 木通 乳香 沒藥 皂角刺 栝樓各等分。功能主治:主疔毒走黃,頭面發腫,毒氣內攻,煩悶欲死…
中藥方劑“調中正胃散”。處方:藿香葉 白術 人參 白茯苓 甘草(炙)陳皮(去白)山藥 白扁豆(炒)半夏曲 川白姜(炮)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為末。功能主治:健脾溫中。主小兒脾胃虛寒,吐逆煩悶,神困力乏,飲食不美…
中藥方劑“調中沉香湯”。處方:麝香(研)半錢,沉香二兩,生龍腦(研)一錢,甘草(炙)一分,木香、白豆蔻仁,各一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、入研藥勻。功能主治:調中順氣,除邪養正。治心腹暴痛,胸膈痞滿,短氣煩悶…
中藥方劑“調化丸”。處方:生黃耆8錢,白芍(炒)6錢,當歸(酒洗)6錢,牛蒡(炒)7錢,連翹7錢(去心),黃芩(炒)8錢,川連8錢(酒炒),防風3錢,荊芥3錢,桔梗4錢,木通4錢,前胡6錢,紫草茸6錢,紅花(酒…
中藥方劑“豆蘇湯”。處方:黑豆3合,紫蘇莖葉2條,烏梅2個。功能主治:上焦有熱,咯吐瘀血,煩悶燥渴。用法用量:用水1大碗同煎,臨熟入姜汁3大匙。食后旋服。
中藥方劑“刺薊飲子”。別名:刺薊散。處方:刺薊1兩,生地黃1兩,雞蘇半兩,生姜半兩,赤茯苓半兩,青竹茹1分,生麥門冬1兩(去心)。制法:上銼細。功能主治:熱病,頭痛壯熱,鼻衄吐血,心中緊硬,遍身疼痛,四肢…
中藥方劑“參仁丸”。處方:麻子仁 大黃各90克 當歸身30克 人參23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,蜜丸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主氣壅風盛,大便秘結后重,疼痛煩悶。用法用量:每次30丸,空腹時用熟水送下。
中藥方劑“參橘煎”。處方:人參,橘紅 藿香。功能主治:主中暑泄瀉,夏秋之際,忽然腹痛,煩悶口渴,暴瀉糞水,腸鳴飧泄,痛瀉交作,脈虛細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處方:人參、橘紅。功能主治:補氣,順氣。主氣虛喘逆…
中藥方劑“參蘇飲子”。處方:人參(去蘆)白術 白茯苓(去皮)甘草(炙)紫蘇葉 干木瓜 香薷葉 厚樸(去皮,姜制)半夏曲 白扁豆(炒)陳橘紅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銼散。功能主治:主小兒伏熱吐瀉,虛煩悶亂,引飲不…
中藥方劑“大豆方”。處方:大豆2升,白術2兩,鯉魚1斤。制法:上以水和煮,令豆爛熟。功能主治:水氣脹滿,手足俱腫,心煩悶無力者。用法用量:空心常食之。食魚、豆,飲其汁,尤佳。
中藥方劑“大豆麨方”。處方:大豆黃卷(炒熟,搗末)1升,酥半兩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諸風濕痹,筋攣膝痛,胃中積熱,口瘡煩悶,大便秘澀。用法用量:每服1匙,溫水調下,不拘時候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