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辰砂益原散”。處方:辰砂(三錢) 滑石(六兩) 甘草(一兩)。炮制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,煩渴引飲,小便不利,心神恍惚。用法用量:每服三錢,不拘時服,白沸湯調下。別名:朱砂益元散(《景岳全…
中藥方劑“春澤湯”。處方:澤瀉(三錢) 豬苓(二錢) 茯苓(二錢) 白術(二錢) 桂心(一錢) 人參(一錢半) 柴胡(一錢) 麥門冬(一錢半)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發熱,煩渴引飲,小便不利,兼治傷寒陰陽不分,疑…
中藥方劑“二氣丹”。處方:硝石、硫磺,各等分。炮制:上為細末,銀器內文武火炒令鵝黃色,再碾細,用糯米煮糊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傷冷,二氣交錯,中脘痞悶,或頭痛惡心,并皆治之。用法用量:每服…
中藥方劑“黃連香薷湯”。處方:香薷(三錢) 厚樸(姜制.二錢) 黃連(二錢)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傷冷,霍亂轉筋,心腹撮痛,四肢厥冷。用法用量:上先將厚樸、黃連二味,同用生姜四錢,一處搗細于銀石器內,慢火同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香薷飲”。處方:香薷250克 扁豆120克 厚樸(姜制,炒)180克 檳榔60克 黃連(去須)90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傷冷,霍亂轉筋,煩渴,心腹撮痛,吐利交作,四肢厥冷。用法用量:每服1.2…
中藥方劑“水浸丹”。處方:巴豆(大者.去皮.膜.研.取油盡如粉)二十五枚,黃丹(炒.研.羅過)取一兩一分。炮制:上同干勻,用黃蠟熔作汁,別為圓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傷冷,冷熱不調,霍亂吐利,口干煩渴,…
中藥方劑“水沉散”。別名:水沉湯(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一)。處方:香薷葉90克 白茯苓30克(去皮)厚樸(去粗皮,蘸生姜汁炙令紫色)90克 白扁豆30克 丁香15克 甘草15克(炙)。制法:上藥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傷…
中藥方劑“天竺飲子”。處方:川郁金(用皂角水煮.切作片.焙干)、甘草(炙),各二十兩;大梔子仁(微炒)、連翹,各二十兩;雄黃(飛研)五兩,瓜蔞根十斤。炮制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大人、小兒腑臟積熱,煩躁…
中藥方劑“通草散”。處方:通草(半兩) 木通(半兩) 澤瀉(一分) 竹茹(二錢少用.老人減半)。炮制:上剉如大米粒,或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,下血如久痢。用法用量:就剉時每服秤三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溫…
中藥方劑“杏仁宣郁湯”。處方:苦杏仁6克 廣郁金6克 滑石9克 黃芩4.5克 半夏3克 橘紅3克 栝樓皮4.5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化濕,宜氣開郁。治伏暑在上焦,內迫氣分,舌白煩渴,心中脹悶,小便短赤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消暑丸”。處方:半夏(醋煮.一斤) 甘草(生用.半斤) 茯苓(去皮.半斤)。炮制:上為細末,用生姜汁煮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引飲,脾胃不和。用法用量:每服五十丸,熱湯下,不拘時服。…
中藥方劑“香附旋復花湯”。處方:生香附9克 旋復花(絹包)9克 蘇子霜9克 廣皮6克 半夏15克 茯苓塊9克 薏仁15克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、濕溫,脅痛,或咳或不咳,無寒,但潮熱,或竟寒熱如瘧狀。用法用量:用水800毫升…
中藥方劑“竹葉石膏湯”。處方:石膏(半兩) 麥門冬(去心.二錢) 人參(去蘆.二錢) 炙甘草(半錢) 半夏(湯洗七次.一錢半)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,內外熱熾,煩躁大渴。用法用量:上作一服,水二鐘,生姜五片,青…
中藥方劑“冷香湯”。處方:良姜(二錢) 附子(炮.去皮臍.二錢) 甘草(炙.二錢) 干姜(炮.一錢) 丁香(三分) 草果(一錢半)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,引飲燥渴,過食生冷成霍亂。用法用量:上作二貼,用水二鐘,煎…
中藥方劑“桂苓甘露飲”。處方:肉桂(半兩) 白茯苓(去皮.二錢) 白術(二錢) 豬苓(二錢) 滑石(碾.二錢) 寒水石(碾.一兩) 甘草(炙.一兩) 澤瀉(一兩)。炮制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伏暑引飲過度,肚腹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