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心,經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備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手掌正中央,以手掌與中指交界橫紋之中點,和腕橫紋之中點(大陵穴)相連線之中點是穴,正位于第三掌骨上,左右計2穴。淺層有正中神經的掌支,深層有正中神經的指掌…
中藥方劑“鱉甲養陰煎”。處方:鱉甲 龜版 干地黃 枸杞 麥冬 杭芍各9克 首烏藤15克 地骨皮 茯神各9克 丹皮6克。功能主治:養陰,清熱,補益肝腎。主婦人陰虛血虧,經閉不行,兩顴色紅,潮熱盜汗,心煩不寐,手心熱…
中藥方劑“蒼梔丸”。處方:蒼術 香附各15克 山梔30克 半夏 川芎 白芷各6克。制法:上藥研末,神曲糊為丸。功能主治:清熱化濕,行氣解郁。主濕熱內郁,手心發熱。用法用量:每服10克,溫開水送下。
中藥方劑“川烏頭丸”。處方:川烏頭1斤(清油4兩,鹽4兩,同于銅銚內熬令裂,如桑根色為度,去皮臍),五靈脂4兩。制法:上藥一處為末,入臼中,搗令勻,后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婦人血風虛冷,月候不調…
中藥方劑“柴苓清熱湯”。處方:茯苓1錢,柴胡1錢,知母1錢,人參1錢,天花粉8分,甘草5分,白芍1錢2分,黃芩1錢2分。功能主治:虛損,手心、足心發熱。用法用量:加燈心30莖,食遠服。
中藥方劑“參術六味丸”。處方:生地黃3錢,萸肉3錢,淮藥4錢,丹皮2錢,澤瀉2錢,泡參4錢,白術3錢,茯苓3錢。功能主治:和脾胃,養肝腎。主脾腎虛弱,經閉時久,顏面不潤,色帶淡黃或白,唇燥,兩眼乏神;飲食減…
中藥方劑“大僻湯”。處方:升麻5分,干葛5分,羌活5分,防風2分半,甘草6分(半生半炙),柴胡3分,人參5分,白芍5分。功能主治:熱郁,手心熱。用法用量:加蔥白,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黃瓜蒂散”。處方:瓜蒂14枚,小豆20枚,糯米40粒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小兒諸黃,3歲忽發,心滿堅硬,腳手心熱。用法用量:吹少許入鼻中,令黃水去,殘藥末,盡水調服之。得吐黃水即愈。
中藥方劑“釋擎湯”。處方:玄參60克 生地30克 金銀花60克 當歸30克 紫花地丁15克 貝母15克。功能主治:滋陰降火,清熱解毒。治擎疽,又名手心毒、擎珠毒。手心之中,忽然紅腫高突,變成一疽,疼痛非常,晝夜無間。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阿膠湯”。處方:炒梔子2錢,黃芩3錢,側柏葉3錢,阿膠2錢,生地3錢,白芍1錢半。功能主治:清熱止血。主血熱,胎漏下血,面紅唇赤,手心發燒,咽干口燥,小便短黃,舌紅苔黃而干,脈數而滑。用法用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青蒿鱉甲湯”。處方:青蒿梗3錢,鱉甲3錢,生地3錢,丹皮2錢,地骨3錢,皮芍3錢,藥麥冬3錢,茯神4錢。功能主治:養陰清熱。主產后陰虛血燥,發熱數日,午后更甚,膚熱顴紅,手心發燒,心煩不安,舌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二黃散”。處方:生地黃3錢,熟地黃3錢,旱蓮草3錢,女貞子3錢,白術2錢。功能主治:養血滋陰。主妊娠血虛,胎漏下血,量少色淡,頭暈目眩,手心熱,心煩、腹微痛,舌質紅,苔薄黃,脈虛數而滑。用法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六君子湯”。處方:人參 白術 炮姜 陳皮 半夏(制)茯苓 炙甘草 升麻(蜜炙)柴胡(酣炒)肉桂。功能主治:補脾益氣,升陽和胃。治小兒肝木乘脾,食少氣弱,陽氣不營于四末,以致產生五硬,仰頭取氣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