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參麥清補湯”。處方:人參5分,麥門冬1錢(酒蒸,曬干),白花粉8分(酒蒸,曬干),前胡1錢,生黃耆3錢,牛蒡子8分(炒,研),炙甘草3分,生甘草2分,酒炒白芍5分,生白芍3分,當歸身7分(酒洗),紅…
中藥方劑“昌陽瀉心湯”。處方:石菖蒲1錢,黃芩(酒炒)1錢,制半夏1錢,川連(姜汁炒)56分,蘇葉34分,制厚樸8分,鮮竹茹2錢,枇杷葉(刷)2錢,蘆根1兩。功能主治:霍亂后,胸前痞塞,湯水礙下,或渴,或呃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參胡芍藥湯”。處方:人參1錢,柴胡1錢,芍藥1錢,黃芩1錢,知母1錢,麥門冬1錢,生地1錢半,枳殼8分,甘草3分。功能主治:傷寒14日外,余熱未除,脈息未緩,大便不快,小便黃赤,或渴或煩,不能安睡,不…
中藥方劑“茯神粥”。處方:茯神1兩,羚羊角半兩,粳米3合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心胸結氣,煩熱,或渴,狂言驚悸。用法用量:與米同煮為粥食。
中藥方劑“葛粉粥”。別名:葛根粉粥。處方:葛粉4兩,粟米半斤。功能主治:清熱生津止渴,降血壓。主胸中煩熱,或渴,心躁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心絞痛,老年性糖尿病、慢性脾虛瀉利、夏季或發熱期間口干煩渴者。用法…
中藥方劑“黃芩滑石湯”。處方:黃芩9克 滑右9克 茯苓皮9克 豬苓9克 大腹皮6克 白蔻仁3克 通草3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利濕。治濕溫病,身疼痛,口不渴,或渴不多飲,汗出熱解,繼而復熱,舌苔淡黃而滑,脈緩。用法用量…
中藥方劑“藿葉羹”。處方:藿葉500克(切)蔥白1握(切)。功能主治:治氣壅煩熱或渴。用法用量:上藥以豉汁煮,調和作羹食之。處方:藿葉1斤(切),蔥白1握(切)。功能主治:氣壅煩熱或渴。用法用量:上以豉汁中煮…
中藥方劑“藿樸夏苓湯”。處方:杜藿香6克 真川樸3克 姜半夏4.5克赤苓9克 光杏仁9克 生苡仁12克 白蔻末1.8克 豬苓4.5克 淡香鼓9克 建澤瀉4.5克。功能主治:理氣化濕,疏表和中。治濕溫初起,惡寒無汗,身熱不揚,肢…
中藥方劑“和膈散”。處方:柴胡1錢,白芍1兩,生地5錢,玄參3錢,麥冬2錢,茯苓2錢,竹茹1團,芥子1錢。功能主治:補水濟木。主冬月傷寒,至56日,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,或嘔或吐,或渴或不渴,或煩或不煩,已用小…
中藥方劑“近制清暑益氣湯”。處方:人參、白術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陳皮、甘草(炙)、黃柏(炒)、黃耆(蜜炙)、當歸身。功能主治:夏月外感濕熱,四肢困倦,精神短少,懶于動作,胸滿氣促,肢節沉痛,或氣高而喘…
中藥方劑“濟生湯”。處方:熟地5錢,玄參5錢,麥冬3錢,山茱萸1錢,山藥3錢,茯苓2錢,白芍3錢,柴胡5分,神曲3分,竹茹1丸。功能主治:冬月傷寒,至56日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,或嘔吐,或渴或不渴,或煩或不煩。用…
中藥方劑“蠟粥”。處方:黃蠟半兩,粳米3合(細研)。功能主治:霍亂后氣脫虛羸,或渴不止。用法用量:上先以水煮粳米作粥,臨熟,次下蠟,更煮,候蠟消,溫溫服之。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