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川大黃丸”。處方:川大黃(銼,微炒)3分,黃芩3分,黃連(去須)3分,當歸3分,赤茯苓3分,黃耆(銼)3分,生干地黃3分,赤芍藥3分,柴胡(去苗)3分,梔子仁半兩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…
中藥方劑“當歸貝母苦參丸”。別名:苦參丸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十六)。處方:當歸 貝母 苦參各60克。制法:上三味研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小豆大。功能主治:主妊娠小便難,飲食如故。用法用量:每服3丸,米飲下…
中藥方劑“甘草滑石散”。處方:甘草半兩,大黃半兩,黃耆半兩,滑石1兩,山梔子半兩,乳香1錢,地椒半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行下焦滯熱。主陰中疼痛,小便難。用法用量:每服1錢,食前乳香酒調下。未愈再服…
中藥方劑“葫蘆飲”。處方:苦葫蘆瓢不拘多少。功能主治:氣黃。病人初得,先從兩腳黃腫,大小便難,心中戰悸,面目虛黃,不能食。用法用量:上以水研服少許。須臾吐愈。
中藥方劑“巨勝湯”。處方:巨勝(炒)3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半兩,芍藥半兩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補不足,寬中止痛,益氣,利小便。主虛勞小便難。用法用量: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加…
中藥方劑“消石礬石散”。別名:消石散(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),礬石散(《雞峰普濟方》卷九)。處方:消石 礬石(燒)等分。制法:上二味,為散。功能主治:消瘀清熱。治女勞疸。身目皆黃,發熱惡寒,少腹滿急,小便…
中藥方劑“犀角圓”。處方:黃連(去須)、犀角(鎊),各十兩。人參(去蘆)二十兩。大黃八十兩。黑牽牛一百二十兩(炒.別搗取粉六十兩)。炮制:上與牽牛粉合和為細末,煉蜜為圓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除三焦邪…
中藥方劑“淋瀝湯”。處方:滑石12克 石韋9克(去毛)榆皮9克 葵子9克 通草12克。制法:上五味,切。功能主治:治小便難,淋瀝不暢。用法用量:用水1升,煮取300毫升,分二次服。處方:滑石8兩,石韋3兩(去毛),榆皮…
中藥方劑“加參八味丸”。處方:熟干地黃8兩,山藥4兩,山茱萸4兩,澤瀉3兩,赤茯苓3兩,牡丹皮3兩,桂(去皮)2兩,附子2兩,元參2兩,赤芍藥2兩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陰虛小便難,并寒…
中藥方劑“桂枝加附子湯”。處方:桂枝9克(去皮)芍藥9克 甘草9克(炙)生姜9克(切)大棗12枚(擘)附子6克(炮)。功能主治:調和營衛,回陽固表。治太陽病發汗太過,遂致汗出不止,惡風,小便難,四肢拘急,難…
中藥方劑“桂枝麻黃湯”。處方:桂枝1兩,麻黃1兩(去根節),赤芍藥1兩,杏仁1兩(去皮尖,麩炒黃)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陽明中風,頭痛口苦,腹滿微喘,發熱惡寒,脈浮而緊,下之即小便難者;陽明病,56日…
中藥方劑“桂苓五味甘草湯”。別名: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、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湯、茯苓五味子湯、苓桂味甘湯、苓桂五味甘草湯、桂苓甘草五味湯。處方:茯苓4兩,桂枝4兩(去皮),甘草3兩(炙),五味子半升。功能主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