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巴豆丸”。處方:巴豆仁20枚(熬,去心皮),杏仁100顆(去皮尖兩仁,熬),牽牛子5合(熬),葶藶子6合(熬),大棗60個(擘,去核)。制法:上藥合搗令如膏可為丸,如硬,加蜜為丸。功能主治:飲氣嗽,…
中藥方劑“大黃左經湯”。處方:大黃(蒸)、細辛(去苗)、茯苓、防己、羌活、黃芩、前胡、枳殼(麩炒,去瓤)、厚樸(去皮,銼,姜制,炒)、甘草(炙)、杏仁(麩炒,去皮尖,別研)。制法:上銼散。功能主治:風…
中藥方劑“大干棗三味丸”。別名:棗杏丸。處方:大棗60枚(擘,去核),葶藶子1升(熬),杏仁1升(去皮尖、兩仁者,熬)。制法:上藥合搗令如膏,可作丸。如硬燥不相著,細細下蜜作丸。功能主治:飲氣嗽,經久不已…
中藥方劑“大料神秘左經湯”。別名:神秘左經湯。處方:麻黃(去節)、干葛、細辛、厚樸(姜制,炒)、茯苓、防己、枳殼(麩炒,去瓤)、桂心、羌活、防風(去叉)、柴胡、黃芩、小草(即遠志苗)、白姜(炮)、半…
中藥方劑“防風飲”。處方:防風(去叉)、當歸(切焙)、白術、麻黃(去節.先煎掠去沫.焙)、赤茯苓(去皮)、附子(炮裂.去皮臍)、山茱萸(去核)、黃芩(去心),各一兩。人參、甘草(炙)、大黃(炒),各三…
中藥方劑“滑石甘桔湯”。處方:滑石5兩,甘草1兩,桔梗1兩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臟腑蘊熱,氣實燥渴,心神煩燥,口苦唇焦,咽膈不快至于腫痛,小便秘澀,大便亦實,感冒煩渴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,煎8分,食前服…
中藥方劑“荊芥粥”。處方:荊芥1把(切),青梁米4合(淘),薄荷葉半握(切),豉5合(綿裹)。功能主治:老人中風,口面偏,大小便秘澀,煩熱。用法用量:以水煮取荊芥汁,下米及諸味煮作粥,入少鹽醋,空心食…
中藥方劑“葵菜羹”。處方:葵菜120克(切)青粱米150克(研)蔥白1握。功能主治:治老人淋病,小便秘澀,煩熱燥痛,四肢寒栗。用法用量:上菜煮作羹,下五味、椒、姜,空腹時溫食之。處方:葵菜葉 淀粉 食鹽 味精各…
中藥方劑“桃花散”。處方:桃花30克 葵子30克 滑石30克 檳榔30克。制法:上藥搗細羅為散。功能主治:利水通便。治產后大小便秘澀。用法用量:空腹時以蔥白湯調下6克。別名:桃紅散(《證治準繩·瘍醫》卷五)。處方:…
中藥方劑“引水散”。處方:石燕子1雙(醋淬)海馬 海蛤 滑石 琥珀 赤茯苓 川木通 通草 山梔子仁(炒)澤瀉 豬苓(去黑皮)車前子(微炒)茴香(微炒)瞿麥穗 萹蓄 苦葶藶(紙襯炒)忘憂根 木香 白丁香 鬼棘針各30…
中藥方劑“蘿卜子丸”。處方:蘿卜子4兩(炒令黃色),雷丸1兩(炒,煮),白附子1兩半(炮),檳榔半兩,陳橘皮(去白)2兩,藍根2兩(炒黃)。制法:上為細末,酒煮面糊為,如綠豆大。功能主治:蠱氣脹滿,四肢虛…
中藥方劑“木瓜圓”。處方:熟干地黃(洗.焙)、陳皮(去瓤)、烏藥,各四兩。黑牽牛三兩(炒),石南藤、杏仁(去皮尖)、當歸、蓯蓉(酒浸.焙)、干木瓜、續斷牛膝(酒浸),各二兩。赤芍藥一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…
中藥方劑“利氣散”。處方:綿黃耆 陳皮 甘草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研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治老年氣虛,小便秘澀不通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自然通。處方:木通3兩,枳殼1兩半(炒),陳皮1兩半,草梢1兩半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火府丸”。處方:生干地黃(切,洗,焙)30克 木通45克 黃連(去須)22克 黃芩(去黑心)7.5克 赤茯苓(去黑心)15克。制法:上五味,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清心瀉火。治心經蘊熱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