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調中方”。別名:調中湯。處方:升麻4分,玄參5分,甘草4分(炙),知母5分,茯苓3分,牡蠣6分,漏蘆5分,枳實6分(炙),菝葜4分,黃連6分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除風濕,理石毒,止小便,去皮膚瘡。…
中藥方劑“阿膠湯”。處方:阿膠(炙令燥,別搗末)人參各30克 干姜(炮)60克 遠志(去心)120克 附子1枚(炮裂,去皮、臍)甘草(炙,銼)90克 大麻仁(爛研)175克。制法:上七味,粗搗篩五味,與麻仁拌勻。功能…
中藥方劑“寒水石散”。處方:寒水石37.5克 白石脂37.5克 栝樓37.5克 菟絲子22克(酒漬)知母22克 桂心22克。制法:上六味,搗篩。功能主治:清熱利濕。治飲酒過多,致患肉疸,飲少,小便多,白如泔色。用法用量:用…
中藥方劑“金銀箔丸”。處方:金箔100片,銀箔100片(細研),澤瀉1兩半,天門冬(去心,焙)2兩半,肉蓯蓉(酒浸1宿,薄切,焙干)2兩半,白茯苓(去黑皮,銼)3兩,生干地黃(焙)3兩,葛根(銼)3兩,黃連(去…
中藥方劑“人參芎歸湯”。處方:當歸 半夏(制)各22.5克 川芎30克蓬術 木香 縮砂仁 烏藥 甘草(炙)各15克 人參 辣桂 五靈脂(炒)各7.5克。制法:上藥銼散。功能主治:治血脹。煩躁,時欲漱水,善忘驚狂,脘腹痛悶…
中藥方劑“溫腎調氣湯”。處方:杜仲12克 續斷9克 桑寄生15克 臺烏藥6克 破故紙6克 菟絲子 焦艾各9克 炒狗脊6克。功能主治:補腎安胎。治妊娠數月,腰酸作脹,少腹疼痛,有下墜感,小便多,白帶較重,舌正常,苔白…
中藥方劑“菟絲子散”。處方:菟絲子60克(酒浸三,日,曬干,別搗為末)牡蠣30克(燒為粉)肉蓯蓉60克(酒浸一宿,刮去粗皮,炙干用)附子30克(炮裂,去皮、臍)五味子30克 雞膍胵中黃皮60克(微炙)。制法:上藥…
中藥方劑“增損腎瀝湯”。別名:腎瀝湯(《外臺秘要》卷十一)。處方:羊腎1具 遠志 人參 澤瀉 干地黃 桂心 當歸 茯苓 龍骨 黃芩 甘草 芎藭各6克 生姜18克 五味子3克 大棗20枚 麥門冬6克。制法:上十六味,哎咀。功…
中藥方劑“凝水石散”。別名:寒水石散(《外臺秘要》卷四)、二石散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十)。處方:凝水石 白石脂 栝樓根 桂心各37.5克 菟絲子 知母各23克。制法:上六味,搗末下篩。功能主治:治飲酒過度,致…
中藥方劑“九房散”。別名:久房散。處方:菟絲子3兩,黃連3兩,蒲黃3兩,消石1兩,肉蓯蓉2兩。制法:上藥治下篩,并雞肶胵中黃皮3兩,同為散。功能主治:小便多或不禁。用法用量:久房散(《千金翼》卷十九)。《千金…
中藥方劑“九疸秦王散”。別名:秦王九疸散(《千金翼方》卷十八)。處方:桅子仁 葛根 葶藶子 栝樓 秦椒(汗)瓜蒂 石鐘乳 凝水石 牡蠣 澤瀉 白術各等分。功能主治:治九疸。胃疸,食多喜飲;心疸,煩心,心中熱;…
中藥方劑“栝樓丸”。處方:栝樓根(薄切)。制法:用人乳汁拌蒸,竹瀝拌曬,為末,煉蜜為丸。功能主治:消渴小便多。用法用量:如彈子大,噙化;或丸如綠豆大。每服100丸,米飲送下。處方:栝樓根3兩,鉛丹2兩,葛根3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