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八物湯”。別名:八物散(《醫學人門》卷四)。處方:桂心 當歸 川芎 前胡 防風各22.5克 芍藥45克 甘草(炙)茯苓各15克。制法:上藥嚼咀。功能主治:厥陰傷風,惡風體倦,自汗,小腹急痛,寒熱如瘧,骨節…
中藥方劑“柴桂湯”。處方:柴胡1錢,桂枝3分,花粉5分,牡蠣2分,炮姜2分,炙草2分。功能主治:婦人熱病,經來寒熱如瘧,狂妄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汗出愈。
中藥方劑“柴桂地黃湯”。處方:六味地黃湯加柴胡、肉桂。功能主治:陰虛感時,寒熱如瘧,其寒如冰,其熱如烙。各家論述:以六味補腎,以柴、桂平肝膽之邪。
中藥方劑“柴芩退熱湯”。處方:柴胡、黃芩、紫蘇、陳皮、川芎、當歸、杜仲、茯苓、川斷、甘草、前胡、荊芥、生姜、大棗。功能主治:婦人妊娠寒熱如瘧。用法用量:熱盛,加竹茹、麥冬;寒盛戰栗,手足厥,加草果、白…
中藥方劑“柴芩清膈煎”。處方:川柴胡2.4克 生錦紋(酒浸)4.5克 生枳殼4,5克 焦山梔9克 青子芩4.5克 蘇薄荷4.5克 苦桔梗3克 青連翹6克 生甘草1.8克 鮮淡竹葉36片。功能主治:攻里兼和解。主少陽表邪,內結膈中,…
中藥方劑“黃龍湯”。處方:柴胡30克 黃芩 人參 甘草(炙)各11克。制法:上藥銼如麻豆大。功能主治:治妊娠寒熱頭痛,嘿嘿不欲飲食,脅下痛,嘔逆痰氣;產后傷風,熱人胞宮,寒熱如瘧;經水適來適斷,病后勞復,余…
中藥方劑“干姜柴胡湯”。處方:柴胡4兩(去蘆),瓜蔞根2兩,桂枝1兩半,牡蠣1兩(熬),干姜1兩(炮),甘草(炙)1兩。制法:上銼,如麻豆大。功能主治:婦人傷寒,經脈方來初斷,寒熱如瘧,狂言見鬼者。用法用量…
中藥方劑“蒿芩清膽湯”。處方:青蒿腦4.5~6克 淡竹茹9克 仙半夏4.5克 赤茯苓9克 青子芩4.5~9克,生枳殼4.5克 陳廣皮4.5克 碧玉散(包)9克。功能主治:清膽利濕,和胃化痰。治少陽濕熱痰濁證。癥見寒熱如瘧,寒…
中藥方劑“雞子湯”。處方:甘遂7銖,甘草(炙)5錢,黃芩5錢。功能主治:小兒67歲,心腹堅痞,時時寒熱如瘧,服紫丸60日吐下,痞仍堅者。用法用量:以水2升半,雞子1枚,少扣開出白,投水中熟攪,吹去滓,納藥煮取1…
中藥方劑“菊花清燥湯”。處方:甘菊花6克 當歸 生地 白芍(酒炒)川芎 知母 貝母(去心,研)地骨皮 麥冬(去心)各3克 柴胡 黃芩 升麻 犀角(鎊)甘草(生)各1.5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解毒,瀉火涼血。治石榴疽。色…
中藥方劑“姜柴湯”。處方:柴胡1錢,桂枝3分,花粉5分,牡蠣2分,炮姜2分,炙草2分。功能主治:婦人熱病經來,寒熱如瘧,狂妄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汗出愈。
中藥方劑“濟坤丹”。別名:回生至寶丹。處方:川芎1兩,當歸1兩,牛膝1兩,蒲黃(酒拌,隔紙炒)1兩,茯苓1兩,桃仁1兩,熟地1兩(九蒸九曬),三棱5錢,芍藥5錢,羌活5錢,橘紅5錢,萸肉5錢,靈脂5錢,木瓜7錢,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藿香散”。別名:加味藿香飲。處方:藿香、甘草、桔梗、青皮、陳皮、柴胡、紫蘇、半夏、白術、茯苓、白芷、厚樸、川芎、香附、夏枯草各等分。功能主治:氣毒瘰疬,外受風邪,內傷氣郁,以致頸項作腫,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敗毒散”。處方: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枳殼(麩炒,去瓤)桔梗 甘草(炙)人參 茯苓 川芎 大黃(蒸)蒼術(米泔浸)各等分。制法:上銼散。功能主治:治三陽經腳氣流注,腳踝上焮熱赤腫,寒熱如瘧,自…
中藥方劑“石子湯”。處方:豬腎1對(去脂膜,四破。無則以羊腎代之)香豉 蔥白 粳米 當歸 芍藥各60克。功能主治:治蓐勞。婦人產理不順,憂勞過度,虛羸喘乏,寒熱如瘧,頭痛自汗,肢體倦怠,咳嗽痰逆,腹中絞刺。…
中藥方劑“七寶飲”。別名:七寶散(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三)、七寶湯(《易簡方》)、截瘧七寶飲(《醫學正傳》卷二)。處方:厚樸(姜汁制)陳皮 甘草(炙)草果仁 常山(雞骨者)檳榔 青皮各等分。制法:上藥嚼咀。…
中藥方劑“夏枯草湯”。處方:夏枯草6克 當歸9克 白術 茯苓 桔梗 陳皮 生地 柴胡 甘草 貝母 香附 白芍各3克 白芷 紅花各0.9克。功能主治:治瘰疬、馬刀,不問已潰來潰,或已潰日久成漏,形體消瘦,飲食不甘,寒熱如…
中藥方劑“小柴胡湯”。處方:柴胡(三錢) 人參(二錢) 黃芩(二錢) 半夏(一錢半) 甘草(一錢)。功能主治:治傷寒,寒熱如瘧,胸膈滿痛,小便不利,大便澀。用法用量:上作一服,水二鐘,生姜三片,紅棗二枚,…
中藥方劑“逍遙散”。處方:甘草(微炙赤)半兩,當歸(去苗.微炒)、茯苓(去皮.白者)、芍藥(白)、白術、柴胡(去苗),各一兩。炮制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血虛勞倦,五心煩熱,肢體疼痛,頭目昏重,心忪頰赤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