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避瘟散”。處方:檀香156g 零陵香18g 白芷42g 香榧草180g 姜黃18g 玫瑰花42g 甘松18g 丁香42g 木香36g 麝香1.4g 冰片138g 朱砂662g 薄荷腦138g。性狀:本品為朱紅色的粉末;氣香,味涼。炮制:以上十三味…
中藥方劑“蔥豉湯”。別名:蔥白豉湯(《類證活人書》卷十九)。處方:蔥白3枚 豉6克。功能主治:通陽發(fā)汗。主外感初起,惡寒發(fā)熱,無汗,頭痛鼻塞者。用法用量:用水300毫升,煮取100毫升,頓服取汗。 服藥后未出汗…
中藥方劑“川芎茶”。處方:紫蘇葉(銼碎)、生姜(銼絲)、鮮川芎梗葉(銼碎。如無,用干川芎亦可)、陳皮、鮮菖蒲(用根,銼絲)各等分。制法:作1盒,細茶1盒,于5月5日午時洗干凈手收藥,與茶拌勻,用厚紙包封…
中藥方劑“參蘇丸”。處方:黨參75g 紫蘇葉75g 葛根75g 前胡75g 茯苓75g 半夏(制)75g 陳皮50g 枳殼(炒)50g 桔梗50g 甘草50g 木香50g。性狀:為棕褐色的水丸;氣微,味微苦。炮制:上十一味,粉碎成細粉,過篩,…
中藥方劑“黃芩白術(shù)湯”。處方:黃芩5錢,白術(shù)5錢,蘇葉2錢5分。功能主治:妊娠中濕,或因早行感霧露之氣,或冒雨,或久居下濕之地,或汗出取冷水浴之,其證發(fā)熱,骨節(jié)煩痛,身體重著,頭痛鼻塞。用法用量:加生姜5…
中藥方劑“紅雪通中散”。處方:赤芍藥、人參(去蘆)、檳榔、枳殼(去瓤.麩炒黃)、淡竹葉、甘草(生用)、木香,各二兩;羚羊角屑、升麻、黃芩,各三兩;梔子(去皮)、葛根、桑白皮、木通、大青(去根)、藍葉…
中藥方劑“拒風丹”。處方:蓽撥半兩,防風(去蘆.叉)一兩半,川芎四兩,細辛(洗.去葉)三錢半,天麻(去蘆)、甘草,各一兩。炮制:上為細末,煉蜜圓如龍眼大。功能主治:治一切風,尋常些小傷風,頭痛鼻塞,項強…
中藥方劑“羌活勝風湯”。處方:白術(shù)1.5克 枳殼 羌活 川芎 白芷 獨活 防風 前胡 桔梗 薄荷各1.2克 荊芥 甘草各0.9克 柴胡2.1克 黃芩1.5克。功能主治:治風熱上擾,眵多眊躁,緊澀羞明,赤脈貫睛,頭痛鼻塞,腫脹涕…
中藥方劑“香蘇蔥豉湯”。處方:制香附4.5~6克 新會皮4.5~6克 鮮蔥白2~3枚 紫蘇4.5~9克 清炙草2~2.5克 淡香豉9~12克。功能主治:理氣發(fā)汗。治妊娠傷寒,惡寒發(fā)熱,頭痛鼻塞,無汗脈浮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兩治湯”。處方:白芍5錢,當歸3錢,麥冬5錢,人參1錢,甘草1錢,桔梗2錢,蘇葉8分,天花粉1錢。功能主治:益肝肺,補氣血,消痰火。主人有終日高談,連宵聚語,氣血內(nèi)傷,口干舌渴,精神倦怠,因而感冒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補中湯”。處方:生地 人參 茯苓各9克 白術(shù) 當歸各15克 甘草 半夏各3克 黃耆30克 川芎3克 柴胡3克。功能主治:益氣補血,疏表散邪。治終日高談,連宵聚語,氣血內(nèi)傷,口干舌燥,精神倦怠,因而感冒風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修肝散”。處方:羌活 防風 桑螵蛸 梔子 薄荷 當歸 赤芍藥 甘草 麻黃 連翹 菊花 木賊 白蒺藜 川芎 大黃 黃芩 荊芥各30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。功能主治:疏風瀉火,祛翳明目。治肝風熱毒入腦,眼生翳如蘿…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(wù)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