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白及雄黃散”。處方:白及1兩,雄黃末3錢。制法:上各為末。功能主治:妊婦多食五辛熱物,子患溻皮瘡者。用法用量:摻之。自然生皮,且又不痛,即愈。
中藥方劑“蒼耳子粥”。別名:蒼耳粥。處方:蒼耳子半分,粳米半兩。功能主治:目暗耳鳴。老人痔常下血,身體壯熱,不多食者。用法用量:蒼耳粥(《養(yǎng)老奉親》)。
中藥方劑“參貝六賢散”。處方:制半夏4兩,玄參3兩,甘草3兩,姜制南星2兩,青鹽10兩,陳皮1斤(去白,略煎去辣味)。制法:6味以好泉水同煮,候干曬燥,為細末。以西洋參2兩,川貝母(去心)2兩,蛤殼(煅,飛)6…
中藥方劑“倒痰湯”。處方:參蘆1兩,瓜蒂7枚,白芍1兩,白芥子1兩,竹瀝2合。功能主治:性喜食酸,因多食青梅,得痰飲之病,痰飲隨氣升降而作痛,日間胸膈中如刀之刺,至晚而胸膈痛止,膝(骨可)大痛。用法用量:…
中藥方劑“黃連六一湯”。別名:黃連六一散。處方:黃連6錢,甘草(炙)1錢。制法:上細切,作1服。功能主治:因多食煎煿燒餅熱面之類,以致胃脘當心而痛,或嘔吐不已,漸成反胃。用法用量:黃連六一散(《濟陽綱目》…
中藥方劑“黃雌雞餛飩”。處方:黃雌雞肉5兩,白面7兩,蔥白2合(切細)。功能主治:益臟腑,悅澤顏色。主老人脾胃氣弱,不多食,痿瘦。用法用量:上以切肉作餛飩,下椒醬五味,調和煮熟,空心食之,每日1次。
中藥方劑“黃芩五物散”。處方:黃芩5兩,黃連5兩,黃柏5兩,黃耆4兩,龍骨6兩。制法:上為散。功能主治:水痢。心腹甚痛,食無妨,但食后即痢,食皆化盡,唯變作水谷無期度,多食多下,少食少下。用法用量:以飲下之…
中藥方劑“黃芩五味散”。處方:黃芩 黃連 黃柏各15克 黃耆12克 龍骨18克。制法:上藥搗篩為散。功能主治:治水痢,心腹甚痛,飲食無妨,但食后即痢,多食多下,少食少下。用法用量:每次用4克,以溫開水送下,日二服…
中藥方劑“集效丸”。處方:大黃(銼,炒)450克 木香(不見火)檳榔 訶黎勒(煨,去核,酒浸,焙干)附子(炮,去皮、臍)羌活(炒,研)鶴虱(炒)干姜(炮)各315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…
中藥方劑“集效圓”。處方:大黃(炒)十五兩,木香(不見火)、檳榔、訶黎勒(煨.去核.酒浸.焙干)、附子(炮.去皮.臍)、羌活(炒.研.一本作蕪荑)、鶴虱(炒)、干姜(炮),各十兩半。炮制:上為末,煉蜜為圓,…
中藥方劑“化蟲丸”。處方:胡粉(炒)1.5千克 鶴虱(去土)1.5千克 檳榔 苦楝根(去浮皮)各1.5千克 白礬(枯)375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,以面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功能主治:殺腸中諸蟲。治小兒蟲積。腹痛時作時止,往…
中藥方劑“蘇脾散”。處方:良姜9克 縮砂30克(去殼)陳皮24克(去生白)白術15克 甘草30克 草果15克(去殼)京三棱15克 蒼術15克。制法:上藥研細末。功能主治:溫中祛寒,健脾消積。治脾胃虛弱,多食冷物,胸隔不…
中藥方劑“三棱煎丸”。別名:消痞丸、化積丸(《活幼日議》卷十七)。處方:京三桂 蓬莪術(炮)各15克 芫花0.3克 鱉甲(去裙襕,米醋炙令焦)15克 淡豆豉6克 巴豆21粒(去殼)川當歸15克 杏仁(去皮、尖,炒)0.3…
中藥方劑“三消湯”。處方:真臺黨 白術 當歸 茯苓 生地各3克 黃柏 知母 黃連 麥冬 天花粉 黃芩各2.1克 甘草1.5克。功能主治:治三消。口渴飲水不止,或飲水多而作瀉,或多食而易饑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五靈至圣散”。處方:五靈脂9克(研極細末)白薇9克 細辛1.5克 骨碎補1.5克。功能主治:治多食肥甘,齒牙破損作痛,時作時止者。用法用量:上藥各研為細末,先用滾水含漱齒至凈,然后用前藥末1.5克,滾水…
中藥方劑“豬臟丸”。別名:臟連丸(《外科正宗》卷三)。處方:黃連60克(銼碎)嫩豬臟70厘米(去肥)。制法:以黃連塞滿豬臟,扎兩頭,煮十分爛,研細添糕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痔瘡便血作痛,多食易饑,…
中藥方劑“蔗雞飲”。處方:蔗雞90克。制法:取蔗雞洗凈,置陶罐中,加清水2500毫升,以文火煎至500毫升,去渣,湯汁貯于保溫瓶中備用。功能主治:糖尿病,口干渴引飲,多食,多尿,神疲乏力,形體消瘦等。用法用量:…
中藥方劑“蔞蘇飲”。處方:瓜蔞3錢,甘草1錢,半夏3錢,蘇葉3錢,竹瀝1合,陳皮1錢。功能主治:痰飲。因多食青梅而得,痰飲隨氣升降,日間胸膈中如刀之刺,至晚而胸膈痛止,膝(骨可)大痛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