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黃精地黃丸”。處方:生黃精1斗(凈洗,控干,搗碎,絞取汁),生地黃3斗(凈洗,控干,搗碎,絞取汁)。制法:上2味汁合和,納釜中,文火煎減半,入白蜜5斤攪勻,更煎成膏,停冷為丸,如彈子大,放干,…
一提到腎虛,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這個六味地黃丸,因?yàn)楹芏嗳硕己苁煜ぃ覀兛丛\的時候,經(jīng)常有許多患者就說,我吃六味地黃丸行不行,或者說我已經(jīng)吃過六味地黃丸了。
六味地黃丸的主要功能是滋補(bǔ)腎陰,對腎陰虧損引起的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、盜汗遺精有一定的作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六味地黃丸中的六味藥物都以滋潤為主,久服、多服都會加重體內(nèi)濕熱,引起脾胃不合,影響食欲。
中藥方劑“補(bǔ)腎地黃丸”。處方:干山藥(去黑皮)山茱萸(酒浸潤,蒸透,去核,取皮用)熟干地黃(酒洗,焙干)各15克 鹿茸(蜜或酒涂,炒)川牛膝(酒洗,焙)各12克 牡丹根皮(凈洗)白茯苓(去皮)各9克 澤瀉(…
中藥方劑“補(bǔ)腎熟干地黃丸”。處方:熟干地黃(切,焙)2兩,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2兩,磁石(煅,醋淬)2兩,山茱萸3分,桂(去粗皮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山芋3分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石南3…
中藥方劑“補(bǔ)益地黃丸”。處方:熟干地黃30~60克 五味子30克 鹿角屑30~60克(微炒)遠(yuǎn)志(去心)30克 桂心30克 巴戟30克 天門冬(去心,焙)45克 菟絲子30克(酒浸三日,曝干,別搗為末)石龍芮30克 肉蓯蓉30~6…
中藥方劑“補(bǔ)益干地黃丸”。處方:熟干地黃3兩,鹿茸(去毛,酥炙)1兩半,遠(yuǎn)志(去心)1兩半,山茱萸1兩半,蛇床子半兩,菟絲子(酒浸,別搗)2兩。制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腎勞,精氣滑泄…
中藥方劑“補(bǔ)益熟干地黃丸”。處方:熟干地黃2兩,澤蘭1兩,當(dāng)歸3分(銼碎,微炒),干姜半兩(炮裂,銼),延胡索半兩,鱉甲1兩(涂醋炙令黃,去裙襕),牛膝半兩(去苗),續(xù)斷3分,附子3分(炮裂,去皮臍),白…
中藥方劑“八味地黃丸”。處方:山茱萸 山藥 丹皮 云苓各24克 澤瀉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黃耆30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,煉蜜為丸。功能主治:產(chǎn)后虛汗不止,血塊不落。用法用量:每服10克,溫開水送下。處方:熟地3…
中藥方劑“參麥地黃丸”。處方:六味地黃丸加西洋參3兩,麥冬3兩。功能主治:金水兩虧,陽虛火旺,肺中津液受灼,骨蒸勞熱者。各家論述:地黃丸本長于壯水,加參、麥則兼以清金。
中藥方劑“柴芍地黃丸”。別名:柴芍六味丸。處方:六味地黃丸加柴胡3兩,白芍3兩。制法:煉蜜為丸。功能主治:滋腎平肝,益陰養(yǎng)血。主血虛肝燥,骨蒸內(nèi)熱。用法用量:柴芍六味丸(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福州方)。
中藥方劑“聰耳地黃丸”。處方:六味地黃丸加遠(yuǎn)志1兩,石菖蒲1兩,牛膝1兩,杏仁8錢。制法:上為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耳病。用法用量:每服50丸,以酒送下。
中藥方劑“大補(bǔ)地黃丸”。處方:黃柏(鹽、酒炒)熟地黃(酒蒸)各120克 當(dāng)歸(酒洗)山藥 枸杞子各90克 知母(鹽、酒炒)山茱萸肉 白芍藥各60克 生地黃75克 肉蓯蓉(酒浸)玄參各45克。制法:上為細(xì)末,煉蜜為丸,…
中藥方劑“當(dāng)歸地黃丸”。處方:懷熟地(酒蒸)8錢,山茱萸(酒蒸,去核)3錢,山藥(蒸)3錢,澤瀉(去毛)3錢,牡丹皮(去梗)3錢,白茯苓(去皮)3錢,當(dāng)歸(酒洗)3錢,一方加鹿茸(酥炙)4錢,牛膝(酒洗)4…
中藥方劑“阿膠地黃丸”。處方:熟地膏(用熟地1斤,將8兩煮汁,去滓,入8兩汁內(nèi),煮爛成膏)、牡丹皮3兩(焙),山茱萸4兩(去核,酒拌蒸,曬干,炒),白茯苓3兩(人乳拌透,曬干,焙),懷山藥4兩(炒黃),澤…
中藥方劑“地黃丸”。別名:補(bǔ)腎地黃丸(《幼幼新書》卷六)、六味地黃丸(《正體類要》卷下)、六味丸(《證抬準(zhǔn)繩》類方》卷一)。處方:熟地黃24克 山萸肉 干山藥各12克 澤瀉 丹皮 白茯苓各9克。制法:上為末,煉…
中藥方劑“大地黃丸”。處方:熟地黃2兩,烏梅肉1兩,當(dāng)歸1兩。制法:上為細(xì)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:血?dú)馓摚闹慌e,骨髓熱疼。產(chǎn)前后腰腹疼,一切血疼。用法用量:每服1丸,空心白湯嚼下。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(jī)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(wù)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(jī)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