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白藍脂方”。處方:白藍(即白蘞)1分,白礬1分(燒),石脂1分,杏仁半分(去尖皮)。制法:上藥治下篩。功能主治:面黑似土,皯靤。用法用量:雞子和,夜涂面,明旦以井花水洗之。
中藥方劑“百合五味姜附湯”。處方:百合3錢,五味1錢,芍藥3錢,甘草2錢,茯苓3錢,半夏3錢,干姜3錢,附子3錢。功能主治:水土寒濕,而有上熱目赤痛。用法用量:水煎大半杯,溫服。 如面赤不熱而作疼痛,是無上熱…
中藥方劑“萆薢散”。處方:萆薢(酒浸.一兩) 狗脊(一兩) 杜仲(炒.去絲.一兩) 白茯苓(去皮.一兩) 何首烏(半兩) 天雄(去皮臍.炮.半兩) 澤瀉(半兩)。功能主治:治腎經受病,多汗惡風,面浮腫,脊骨疼,…
中藥方劑“補中益氣建中湯”。處方:補中益氣湯合小建中湯加防風。功能主治:脾土不及,肝木乘之,以致中風。用法用量:加生姜3片,大棗2枚,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補土燥濕湯”。處方:山藥(炒)3錢,白術1錢半,茯苓1錢半,甘草(炙)8分,羌活8分,防風1錢,秦艽1錢,防己1錢,蒼術1錢。功能主治:濕邪外中,身痛沉重,脈沉細澀。用法用量:生姜、大棗為引。 寒濕者…
中藥方劑“補土保金湯”。處方:人參1錢半,白術1錢半,茯苓1錢半,炙草1錢,麥冬1錢,貝母1錢,款冬花1錢,山藥(炒)2錢,扁豆(炒)2錢,苡仁(炒)2錢。功能主治:補土生金。主產后咳嗽。用法用量:生姜、大棗為…
中藥方劑“補化湯”。處方:漂于1錢5分,茅術1錢5分,紫樸1錢5分,天生苓3錢,白干姜5分,香附片2錢,桂尖1錢5分,蓽澄茄1錢5分,西茵陳2錢,廣木香7分,建澤瀉1錢5分,木通1錢5分。功能主治:補火燠土,建其中氣。…
中藥方劑“八寶紅靈丹”。別名:絳雷(《隨息居霍亂論》卷四)、八寶紅靈散(《慈禧光緒醫方選議》)、紅靈丹(《濕溫時疫治療法》)。處方:朱砂30克(水飛)明雄黃18克 真麝香9克 冰片9克 硼砂18克 礞石12克 牙硝…
中藥方劑“備化湯”。處方:木瓜干1兩,茯神(去木)1兩,牛膝(酒浸)3分,附子(炮,去皮臍)3分,熟地黃半兩,覆盆子半兩,甘草1分,生姜3分。制法:上銼散。功能主治:丑末之歲,太陰濕土司天,太陽寒水在泉,病…
中藥方劑“壁宮丸”。處方:壁宮1枚(去頭腳尾,面裹煨熟),熊膽1錢(研入),麝香半錢(細研),黃連1錢(去須)。制法:上為末,蟾酥為丸,如黍米大。功能主治:小兒一切疳。心腹虛脹,愛食泥土,四肢壯熱。用法…
中藥方劑“壁土散”。處方:故屋東壁土1升(碎),皂莢3挺(各長1尺2寸)。制法:搗土為散。功能主治:肛門滯出。用法用量:挹粉肛頭出處,取皂莢炙暖更遞熨,取入則止。
中藥方劑“搏金散”。處方:人參1兩,白茯苓2兩,絡石2兩,龍骨1兩(煅)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脫精自泄。便濁。皆緣心腎水火不濟,或因酒色,遂至以甚,謂之土淫。用法用量:每服2錢,空心、臨臥米飲調下。
中藥方劑“柏土散”。處方:豬槽下土(炒)、黃柏末。功能主治:煙火丹。屬足三陽經風熱者,從兩足跗起赤色腫痛;屬少陰腎經火熱者,從足底心起。用法用量:原書治上疾,宜內服滋陰抑火之藥,使水旺足以制火,外以本…
中藥方劑“波斯散”。處方:珍珠9克 冰片6克 麝香 炙乳香 炙沒藥 兒茶 朱砂 輕粉各3克。制法:上藥共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主下疳梅毒。 痛,加血竭3克;癢,加枯礬少許;熱,加牛黃9克、青黛3克;毒甚,加象牙屑、制甘…
中藥方劑“白丸子散”。處方:青州白丸子(生料)、加木香、丁香、橘紅、天麻、全蝎(去毒足)、僵蠶(炒,去嘴足)各少許。功能主治:肝木克脾土,風痰壅盛,咳嗽,直至嗽頓,飲食痰物俱吐盡,方少定。
中藥方劑“陳苓術芍甘連湯”。處方:陳皮1錢,茯苓2錢,白術8分,白芍8分,甘草1錢,川連1錢。功能主治:扶土抑木。主膽汁入胃,木火乘土,痢色綠者。
久咳不已,則三焦受之,三焦咳狀,咳而腹滿,不欲食飲。(久咳則上中下三焦俱病,出納升降,皆失其和,且三焦火衰,不能生土,故腹滿不能食飲。)
中藥方劑“崇土散”。處方:白術1兩(切大片,以黃土半兩,水1碗,煮1響,須洗去泥,焙),丁香3錢(生用),干姜1兩(黃泥裹煨,10分干),草果半兩(黃泥裹,煨干,去皮),人參半兩(黃泥裹煨),縮砂(連皮)2…
中藥方劑“調元益胃飲子”。處方:川芎炭1錢,炒當歸3錢,炮姜1錢,淡附子2錢,蒼術炭8分,清炙耆3錢,姜半夏1錢5分,川連(吳萸8分拌炒)1錢,琥珀6分,澤蘭1錢,茺蔚子(炒)3錢,車前(炒)1錢,廣木香(煨)1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