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溫肺桂枝湯”。處方:桂枝1.5克 當歸6克 茯苓6克 沉香1.5克 蘇子4.5克 橘紅3克 半夏3.6克 瓜蔞實12克 桑皮6克。功能主治:溫肺降氣。治肺脹,虛滿而喘咳。用法用量:上藥水煎,加姜汁5毫升沖服。
中藥方劑“葶藶五子湯”。處方:葶藶子3g,牛蒡子6g,炙蘇子4.5g,炒杏仁6g,萊菔子6g,川貝母4.5g,炙橘紅6g,大棗5枚(去核)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化痰定喘,降氣止咳。主小兒肺炎(病毒性肺炎),痰鳴,…
中藥方劑“葶藶大棗瀉肺湯”。別名:葶藶大棗湯(《醫宗金鑒》卷六十七)。處方:葶藶15克(熬令黃色,搗丸)大棗12枚。功能主治:瀉肺去痰,利水平喘。治肺癰,胸中脹滿,痰涎壅塞,喘咳不得臥,甚則一身面目浮腫,…
中藥方劑“調息丸”。處方:陳皮、蔻仁、射干、紫菀、桑皮、桔梗、石堿、海浮石、旋覆花。制法:水泛為丸。功能主治:降氣清熱,開痰散結。主息賁。有脅下如覆盆狀,令人灑灑寒熱,背痛嘔逆,喘咳。用法用量:《外科…
中藥方劑“三乙承氣湯”。處方:大黃、厚樸、枳實、芒硝,各二錢半。甘草二錢。功能主治:治傷寒雜病,內外所傷,日數遠近,腹滿咽干,煩渴譫妄,心下按之硬痛,小便赤澀,大便結滯;或濕熱內甚而為滑泄,熱甚喘咳…
中藥方劑“圣散子”。處方:厚樸(去粗皮.姜汁炙)、白術、防風(去蘆頭)、吳茱萸(湯洗七次)、澤瀉、附子(炮裂.去皮.臍.一說去土)、高良姜、豬苓(去皮)、藿香(去枝.土)、蒼術、麻黃(去根.節)、細辛(去…
中藥方劑“小青龍合劑”。處方:麻黃125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細辛62g 甘草(蜜炙)125g 法半夏188g 五味子125g。性狀:為棕黑色的液體;氣微香,味甜、微辛。炮制:以上八味,細辛、桂枝提取揮發油,蒸餾后…
中藥方劑“小青龍顆粒”。處方:麻黃154g 桂枝154g 白芍154g 干姜154g 細辛77g 甘草(蜜炙)154g 法半夏231g 五味子154g。性狀:本品為淺棕色至棕色的顆粒;或淺灰色至淺棕色的顆粒;氣微香,味甜、微辛。炮制:以上…
中藥方劑“息賁湯”。處方:半夏(湯洗七次)吳茱萸(湯洗)桂心 人參 甘草(炙)桑白皮(炙)葶藶(炒)各75克。制法:上為銼散。功能主治:治肺之積,在右脅下,大如覆杯,久久不愈,灑灑寒熱,氣逆喘咳,發為肺癰…
中藥方劑“瀉白散”。別名:瀉肺散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)。處方:地骨皮 桑白皮(炒)各30克 甘草(炙)3克。功能主治:清瀉肺熱,平喘止咳。治肺熱壅盛喘咳,甚則氣急,皮膚蒸熱,發熱日晡尤甚,舌紅苔黃,脈細…
中藥方劑“五飲湯”。處方:旋復花 人參 陳皮 枳實 白術 茯苓 厚樸 半夏 澤瀉 豬苓 前胡 桂心 芍藥 甘草各等分。制法: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飲停肺胃,喘咳胸悶,惡心嘔吐。用法用量:每服7.5克,加生姜10片,水煎,…
中藥方劑“皺肺丸”。處方:貝母(炒)知母 秦艽 阿膠(炒)款冬花 紫菀茸 百部(去心)糯米(炒)各30克 杏仁(去皮、尖,別研)120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,將羊肺1個,先以水灌洗,看容得水多少,即以許水更添些,煮…
中藥方劑“知母茯苓湯”。處方:茯苓(去皮)甘草各30克 知母 五味子 人參 薄荷 半夏(洗四次)柴胡 白術 款冬花 桔梗 麥門冬 黃芩各15克 川芎9克 阿膠9克。制法:上藥為末。功能主治:治肺痿,喘咳不已,往來寒熱,…
中藥方劑“紫蘇子湯”。別名:蘇子降氣湯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三)、降氣湯(《普濟方》卷一八三)。處方:紫蘇子27克 前胡 厚樸 甘草 當歸各3克 半夏27克 橘皮9克 大棗5枚 生姜50克 桂心12克。制法:上十味,哎…
中藥方劑“一捻金”。處方:大黃100g 牽牛子(炒)200g 檳榔100g 人參100g 朱砂30g。性狀:本品為黃棕色至黃褐色的粉末;氣微,味微苦而澀。炮制:以上五味,朱砂水飛成極細粉;其余大黃等四味粉碎成細粉,與上述粉…
中藥方劑“御苑勻氣散”。處方:桑白皮60克 凈陳皮45克 桔梗(炒)甘草(炙)赤茯苓各30克 藿香15克 木通120克。功能主治:治小兒疳疾,脾肺氣逆,喘咳面浮,胸膈痞悶,小便不利。用法用量:上藥加生姜,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益壽比天膏”。處方:鹿茸 附子(去皮、臍)牛膝(去蘆)虎脛骨(酥炙)蛇床子 菟絲子 川續斷 遠志肉 肉蓯蓉 天門冬(去心)麥門冬(去心)杏仁 生地 熟地 官桂 川楝子(去核)山茱萸(去核)巴戟(去心…
中藥方劑“理肺發表湯”。處方:羌活、柴胡、干葛、枳殼、枳梗、桑皮。功能主治:寒熱喘咳無汗癥。用法用量:足冷腰痛,加獨活;夜間熱,加升麻;汗少,加防風。
中藥方劑“蘆筍粥”。處方:蘆筍(蘆筍的嫩苗)30克 粳米50克。制法:先煎蘆筍,去渣,后入粳米煮為稀粥。功能主治:辛涼解表。適用于小兒疹出不暢,癥見發熱,煩躁、喘咳、嘔吐等。用法用量:空腹服用,每日2次。
中藥方劑“蓮子黃連丸”。處方:黃連5錢(豬膽汁浸1宿,曬干),胡黃連3錢,瓜蔞根2錢,烏梅(去核)2錢,杏仁(浸去皮,焙)2錢,石蓮子2錢。制法:上為末,用豬膽汁浸糕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功能主治:斂陰和脾。主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