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蓀,中藥名。為鬼筆科竹蓀屬真菌竹蓀Dictyophoraindusiata(Vent.exPers.)Fisch.、短裙竹蓀D.duplicata(Bosch)Fisch的子實體。竹蓀分布于華南、西南及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等地;短裙竹蓀分布于西南及吉…
空心泡,中藥名。為薔薇科植物空心泡RubusrosaefoliusSmith的根,嫩枝及葉也入藥。分布于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具有清熱,止咳,止血,祛風濕之功效。常用于肺熱咳嗽,百日咳咯血,盜汗,牙痛…
鐮萼蝦脊蘭,中藥名。為蘭科植物柔毛蝦脊蘭CalanthepuberulaLindl.的假鱗莖和全草。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廣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具有潤肺止咳,活血散結,消腫解毒之功效。常用于急、慢性支氣管炎,肺癆咳嗽…
榧子,中藥名。為紅豆杉科榧樹屬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.的干燥成熟種子。具有殺蟲消積,潤腸通便,潤肺止咳的功效。主治蟲積腹痛,腸燥便秘,肺燥咳嗽,絲蟲病。
鵝掌楸,中藥名。為木蘭科植物鵝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(Hemsl.)Sargent.的根和樹皮。分布于陜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具有驅風除濕,止咳,強筋骨之功效。常用…
牛王肺筋草,中藥名。為唇形科植物南方糙蘇PhlomisumbrosaTurcz.var.australisHemsl.帶根的全草。牛王肺筋草分布于西南及陜西、甘肅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具有祛風止咳,活血通絡,解毒消腫之功效。常用…
五倍子,中藥名。為漆樹科鹽膚木屬植物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.、青麩楊Rhus potaninii Maxim.或紅麩楊Rhus punjabensis Stew.var.sinica(Diels)Rehd.et Wils.葉上的蟲癭,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…
牛尾菜,中藥名。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SmilaxripariaA.DC.的根及根莖。牛尾菜分布于除內蒙古、寧夏、青海、新疆、西藏以及四川、云南高山地區外,全國都有分布。具有祛風濕,通經絡,祛痰止咳之功效。常用于風濕痹…
空心柳,中藥名。為薔薇科植物繡線菊SpiraeasalicifoliaL.的根或全株。分布于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、河北等地。具有活血調經,利水通便,化痰止咳之功效。常用于跌打損傷,關節酸痛,閉經,痛經,小便不利…
口蘑,中藥名。為口蘑科真菌香杏口蘑Tricholomagambosum(Fr.)Gill.和蒙古口蘑TricholomamongolicumImai的子實體。香杏口蘑分布于黑龍江、吉林、內蒙古、河北等地。蒙古口蘑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、河北等地。具有健…
燕窩,中藥名。為雨燕科動物金絲燕CollocaliaesculentaLinnaeus的唾液與絨羽等混合凝結所筑成的巢窩。分布于東南亞及太平洋各島嶼上。我國華中及西南一帶也有分布。具有養陰潤燥,益氣補中,化痰止咳之功效。常用…
竹節參,中藥名。為五加科植物竹節參PanarjaPonicusC.A.Mey.的干燥根莖。秋季采挖,除去主根和外皮,干燥。具有散瘀止血,消腫止痛,祛痰止咳,補虛強壯之功效。常用于癆嗽咯血,跌撲損傷,咳嗽痰多,病后虛弱。
廉姜,中藥名。為姜科植物華良姜Rhizoma Alpiniae Chinensis的根莖。具有溫中消食,散寒止痛,活血,止咳平喘的功效。主治胃寒冷痛,噎膈吐逆,腹痛泄瀉,消化不良,風濕關節冷痛,跌打損傷,風寒咳喘。
蚱蜢,中藥名。為蝗科飛蝗屬動物飛蝗LocustamigratoriaLinnaeus、稻蝗屬動物中華稻蝗OxyachinensisThunberg、劍角蝗屬動物稻葉大劍角蝗AcridalataMotsch等多種昆蟲的成蟲。動物飛蝗和稻葉大劍角蝗,全國均有分布…
華山參,中藥名。為茄科泡囊草屬植物漏斗泡囊草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干燥根。具有溫肺祛痰,止咳平喘的功效。主治體虛痰喘,寒咳。
中藥方劑“川連茯苓湯”。別名:黃連茯苓湯。處方:黃連1兩,茯苓1兩,麥門冬(去心)半兩,車前子(炒)半兩,通草半兩,遠志(去心,姜汁制,炒)半兩,半夏(湯洗去滑)1分,黃芩1分,甘草(炙)1分。制法:上銼…
中藥方劑“垂命茯苓丸”。處方:茯苓2兩,白術2兩,澤瀉2兩,牡蒙2兩,桂心2兩,牡蠣2兩(熬),牡荊子2兩,薯蕷2兩,杜仲2兩,天雄2兩(炮),人參2兩,石長生2兩,附子2兩,干姜2兩,菟絲子2兩,巴戟天2兩,蓯蓉…
中藥方劑“白術茯苓湯”。別名:白術湯。處方:白術4兩,茯苓2兩,甘草2兩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逐支飲,通利小便。主飲積胸痞,痰停膈上,頭痛目眩,噫醋吞酸,嘈煩忪悸,喘咳嘔逆,體重脅痛,腹痛腸鳴,倚息…
中藥方劑“白茯苓湯”。處方: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五靈脂1兩,白芷(微炒)1兩,黃明膠(兩片)1兩(炙令燥)。制法: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虛勞咳嗽。用法用量: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8分,去滓,入蜜少許,更煎2…
中藥方劑“黃精粥”。處方:黃精(切碎)米。功能主治:補脾胃,潤心肺。主脾胃虛弱,體倦乏力,飲食減少,肺虛燥咳,或干咳無痰,肺癆咳血。用法用量:《藥粥療法》本方用黃精15~30g(或鮮黃精30~60g),粳米二兩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