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逼毒散”。處方:黃藥子1兩,白藥子1兩,赤小豆2兩,雄黃1錢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發背癰疽,膿盡四面皮粘,恐有膿毒攻起者。用法用量:水調敷。處方:甘草1兩,蒼術2兩。制法:同為粗末。功能主治:孕婦…
中藥方劑“百草霜膏”。處方:百草霜、生蠐螬各等分。制法:上同研如膏。功能主治:發背癰疽,一切瘡,熱痛不可忍。用法用量:貼之。如冰,痛即止。
中藥方劑“車螯酒”。處方:車螯殼1、2個(泥固濟,火煅過,為細末),燈心30莖,蜜1大匙,栝樓1個。功能主治:發背癰疽。用法用量:上為末,剝栝樓,用酒1升,以下煎3味微熟,調車整末2大錢。不過兩服,痛止。
中藥方劑“蓯蓉膏”。處方:肉蓯蓉(去皴皮)1兩,半夏(生,銼)1兩,熟干地黃1兩,當歸半兩,蜀椒(去目并閉口者,炒出汗)半兩,細辛(去苗葉)半兩,鳥喙(去皮)半兩,蛇銜草半兩,白芷半兩,甘草半兩,桂(…
中藥方劑“抵金散”。處方:屎蜣螂(5月5日裝入竹筒內陰干,取出為末)不拘多少。制法:用瓷罐收貯。功能主治:發背癰疽,潰后開爛作痛。用法用量:凡遇患,將末摻瘡上。
中藥方劑“大圣通神乳香膏”。處方:乳香1兩,沒藥1兩,血竭1兩,黃蠟1兩,黃丹2兩,木鱉2兩(去殼),烏賊骨2兩,海桐皮2兩,不灰木4兩,瀝青4兩,五靈脂2兩,麝香2錢,膩粉3錢。制法:上為末,用好油4兩,熬令熱…
中藥方劑“箍藥寄方”。處方:鮮鴨蛋3個(煮熟去皮,入鍋內煎出油),蝦蟆頭2個(炭火內燒存性,為末),銀朱3錢(共攪蛋油內)。制法:瓷罐收貯,封口,勿令泄氣。功能主治:束緊瘡根,出毒氣止痛。主發背癰疽,諸…
中藥方劑“寒水石膏”。處方:寒水石2兩,羊蹄根1兩(銼),消石1兩,川大黃1兩,白蘞3分,木香3分,附子3分(去皮臍),黃連1兩(去須),丁香3分,榆白皮3分(銼),莽草3分,赤小豆1分,漢防己1兩,半夏3分,玄…
中藥方劑“金鎖比天膏”。處方:紫花地丁1斤,劉寄奴(去泥根)1斤,野麻根1斤,蒼耳草(連根葉子)1斤,豨簽草1斤,山甲1具(或凈甲1斤),蛤蚆皮100張(或干蟾100只更妙)。制法:真麻油12斤,內將4斤先煎穿山甲…
中藥方劑“截毒散”。處方:穿山甲(用蛤粉炒焦,取甲)1兩,木香半兩,白丁香1分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發背癰疽,未有赤腫大痛。用法用量:每服2字,栝蔞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中藥方劑“加味太一膏”。處方:肉桂2兩,白芷2兩,當歸2兩,玄參2兩,赤芍2兩,生地2兩,大黃2兩,土木鱉2兩,真阿魏3錢,輕粉4錢,槐枝100段,柳枝100段,血余1兩,東丹40兩,乳香末5錢,沒藥末3錢。制法:上藥前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蠟礬丸”。處方:黃蠟30克 枯白礬30克 乳香3克 沒藥3克 雄黃6克。制法:上為細末,用蠟熔化為丸,朱砂為衣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衛護內膜,驅解諸毒。治諸瘡惡毒,發背癰疽,痛不可忍者。用法用量:…
中藥方劑“驪龍散”。處方:珍珠8分,牛糞1兩(12月生用,余月燒灰存性),鐵銹1兩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發背癰疽,破與不破二者之間。用法用量:以豬腦加醋調敷瘡口35次,干再易之。注意:凡發毒品味忌食。
中藥方劑“黎洞丸”。別名:(山黎)峒丸、黎洞丹、(山黎)峒丹。處方:三七2兩,生大黃2兩,阿魏2兩,孩兒茶2兩,天竺黃2兩,血竭2兩,乳香2兩,沒藥2兩,雄黃1兩,山羊血(無真者,以小子羊鮮心血代之)5錢,冰片2錢…
中藥方劑“神圣膏”。處方:木香30克 雄黃30克(細研)桂心30克 赤芍藥30克 當歸30克 人參30克(去蘆頭)附子30克(生,去皮、臍)丁香30克 白芷30克 黃耆30克 沒藥30克 芎藭30克 防風30克(去蘆頭)甘草30克 沉香…
中藥方劑“立效木香散”。處方:生干地黃(洗)、木香(不見火)、麥門冬(去心)、升麻、羌活、芍藥、白芷、川芎、肉桂(不見火,去粗皮)、木通(去皮)、當歸(去蘆)、黃耆(蜜炙)、桔梗、甘草(炙)、連翹各…
中藥方劑“老軍散”。處方:大黃(半生半煨)、甘草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:發背癰疽,疔瘡惡毒,一切無名腫毒,焮熱初起未潰者。用法用量:每用1匙,空心溫酒調服12服。疏利為度。
中藥方劑“淋澆黃連湯”。別名:黃連湯。處方:黃連1兩,地骨皮1兩,羌活1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木通1兩,甘草1兩,白芷1兩,川大黃1兩,狼牙1兩,川升麻1兩,莽草1兩,藁本1兩,黃耆1兩(銼),赤芍藥1兩,細辛1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