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補腎茯苓丸”。處方:茯苓2兩(食不消加1倍),附子2兩(炮,有風加三分之一),山茱萸3兩(身癢加三分之一),杜仲2兩(腰痛加三分之一),牡丹2兩(腹中游氣加三分之一),澤瀉3兩(有水氣加三分之一…
中藥方劑“巴戟浸酒”。別名:巴戟天酒。處方:巴戟2兩,羌活2兩,當歸3兩,牛膝1兩(去苗),川椒半兩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,石斛2兩(去根),生姜2兩。制法:上銼細,生絹袋盛,以酒1斗5升浸,密封7日開。…
中藥方劑“巴戟天飲”。別名:巴戟天湯、巴戟湯。處方:巴戟天(去心)3兩,五加皮2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2兩,牛膝(切,酒浸,焙)1兩半,石斛(去根)1兩半,萆薢1兩半,甘草(炙,銼)1兩半,防風(去叉)1…
中藥方劑“巴戟天湯”。處方:巴戟天6克(去心)附子(炮)五加皮(酒洗)石斛 甘草(炙)茯苓 當歸各2克 牛膝(酒炒)川萆薢(鹽酒炒)各1.5克 肉桂 防風 防己(酒洗)各l.5克 生姜3片。功能主治:冷痹腳膝疼痛,…
中藥方劑“朝貴秘授神妙紫金丸”。處方:紫金皮(卷向外,內如紫鐵色者,頭末)半斤,光浮草烏(去皮尖)3兩(為末),木鱉子(用肉)3兩(細切,米醋浸透,研如泥)。制法:上用木鱉子膏搜和前2味,醋糊為丸,如梧…
中藥方劑“獨活寄生湯”。處方:獨活三兩,桑寄生(《古今錄驗》用續斷,即寄生亦名,非正續斷)、當歸(酒浸.焙干)、白芍藥、熟地、黃蓍(酒浸.蒸)、牛膝(去蘆.酒浸)、細辛(去苗)、白茯苓(去皮)、防風(…
中藥方劑“獨活散(腎臟中風)”。處方:獨活(去蘆.一錢) 附子(炮.去皮臍.一錢) 當歸(去蘆.一錢) 防風(去蘆.一錢) 天麻(一錢) 桂心(一錢) 川芎(半錢) 甘菊花(半錢) 枳殼(麩炒.半錢) 山茱萸(去…
中藥方劑“丹參丸”。處方:丹參 杜仲 牛膝 續斷各90克 桂心干姜各60克。制法:上六味,研末,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主腰痛并冷痹。用法用量:酒服20丸,日再夜一。處方:丹參(凈)4兩(酒浸1宿,日曬干),…
中藥方劑“服天門冬方”。處方:天門冬(曬干)。制法:上藥搗下篩。功能主治:補中益氣,愈百病,白發變黑,齒落復生,延年益命。主虛勞絕傷,年老衰損,羸瘦,偏枯不遂,風濕不仁,冷痹,心腹積聚,惡瘡癰疽腫癩疾…
中藥方劑“回陽玉龍膏”。別名:玉龍膏(《理瀹駢文》)。處方:草烏90克(炒)南星(煨)30克 軍姜60克(煨)白芷30克(不見火)赤芍藥30克 肉桂15克(不見火)。功能主治:溫經回陽,活血止痛。治一切陰證瘡瘍,陰…
中藥方劑“蠲痹湯”。處方:當歸(去土,酒浸一宿)羌活(去蘆頭)姜黃 白芍藥 黃耆(蜜炙)防風(去蘆頭)各45克 甘草15克(炙)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風溫相搏,身體煩疼,項臂痛重,舉動艱難,及手足冷…
中藥方劑“控涎丹”。別名:子龍丸(《外科壘生集》卷四)。處方:甘遂(去心)紫大戟(去皮)白芥子(真者)各等分。制法:上為細末,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曬干。功能主治:攻逐痰飲。治痰涎內伏,胸背、手腳、頸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獨活寄生湯”。處方:獨活3兩,桑寄生(無真者,續斷代)2兩,杜仲(制炒去絲)2兩,細辛(去苗)2兩,牛膝(去苗,酒浸)2兩,秦艽(去心)2兩,茯苓(去皮)2兩,白芍藥2兩,桂心(不見火)2兩,…
中藥方劑“加味生料五積散”。處方:局方五積散5錢加全蝎(炒過)11個,穿山甲(要看患左右手足,或臂脅疼痛處,于穿山甲身上取)7片(炮碎),麻黃1錢半,麝香1字。功能主治:風濕冷痹。因起居陰濕之地,或在水鄉…
中藥方劑“龍沙丸”。處方:天麻半兩,芎藭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狗脊(去毛)半兩,躑躅花半兩,藿香葉半兩,紫葳(即凌霄花)半兩,干蝎(去土,炒)半兩,地龍(去土,炒)半兩,藁本(去苗土)半兩…
中藥方劑“無比薯蕷丸”。別名:無比山藥丸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五)。處方:薯蕷60克 蓯蓉120克 五味子180克 菟絲子 杜仲各90克,牛膝 澤瀉 干地黃 山茱萸 茯神(一作茯苓)巴戟天 赤石脂各30克。制法:上十二…
中藥方劑“無比山藥圓”。處方:赤石脂、茯神(去皮.木)、巴戟(去心)、熟干地黃(酒浸盡)、山茱萸、牛膝(去苗.酒浸)、澤瀉,各一兩;山藥二兩,五味子六兩,蓯蓉(酒浸)四兩,杜仲(去皮.炒)、菟絲子(酒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玄武湯”。處方:白術1兩,芍藥1兩,白茯苓7錢,甘草3錢。功能主治:傷寒數日未解,六脈浮沉,身疼頭痛,惡寒潮熱,咳嗽痰喘,遍身疼痛,手足冷痹,飲食少思,臟腑溏痢,四時傷寒。用法用量:上用生姜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