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半夏瀉心湯去干姜甘草加枳實(shí)杏仁方”。處方:半夏1兩,黃連2錢(qián),黃芩3錢(qián),枳實(shí)2錢(qián),杏仁3錢(qián)。功能主治:陽(yáng)明暑溫,脈滑數(shù),不食不饑不便,濁痰凝聚,心下痞者。用法用量:水8杯,煮取3杯,分3次服。各家論…
中藥方劑“半苓湯”。處方:半夏15克 茯苓塊15克 川連3克 厚樸9克 通草24克。功能主治:燥濕利水。主治濕郁于脾,胸部痞滿,不饑不食。用法用量:用水1.2升,煮通草成800毫升,再入余藥,煮成300毫升,分三次服。
中藥方劑“參苓白術(shù)湯”。處方:人參2錢(qián),炒白術(shù)2錢(qián),苡仁5錢(qián),肉豆蔻1錢(qián),炮姜8分,炙甘草5分,茯苓3錢(qián),扁豆3錢(qián)(炒),陽(yáng)春砂8分(沖),桔梗8分。功能主治:痢傷脾胃,不饑而嘔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服松脂方”。處方:松脂。功能主治:不饑,延年。主。用法用量:百煉松脂,下篩,以蜜和,納桶中,勿令中風(fēng)日。每服如博棋1枚(博棋長(zhǎng)2寸方1寸),1日3次,漸漸月別服1斤。也可淳酒和白蜜如餳,日服12兩至…
中藥方劑“服蓮實(shí)雞頭實(shí)方”。處方:蓮實(shí)(8月直戌日取)、雞頭實(shí)(9月直戊日取)各等分。制法:陰干百日,搗。功能主治:長(zhǎng)服益氣力,養(yǎng)神,不饑,除百病,輕身延年。主。用法用量:每服方寸匕,以井華水調(diào)服。滿100…
中藥方劑“連翹赤豆飲”。處方:連翹2錢(qián),山梔1錢(qián),通草1錢(qián),赤豆2錢(qián),花粉1錢(qián),香豆豉1錢(qián)。功能主治:素積勞倦,再感濕溫,誤用發(fā)表,身面俱黃,不饑溺赤。用法用量:煎,送保和丸3錢(qián)。
中藥方劑“三仁湯”。處方:杏仁15克 飛滑石18克 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葉6克 厚樸6克 生薏仁18克 半夏15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利濕,宜暢濕濁。治濕溫初起,頭痛惡寒,身重疼痛,舌白不渴,脈弦細(xì)而濡,面色談黃,胸…
中藥方劑“三香湯”。處方:栝樓皮9克 桔梗9克 黑山梔6克 枳殼6克 郁金6克 香豉6克 降香末9克。功能主治:治濕熱受自口鼻,由募原直走中道,不饑不食,機(jī)竅不靈者。用法用量:上藥用水1升,煮取400毫升,分二次溫服…
中藥方劑“苓姜術(shù)桂湯”。處方:茯苓塊5錢(qián),生姜3錢(qián),炒白術(shù)3錢(qián),桂枝3錢(qián)。功能主治:運(yùn)脾胃,宣通陽(yáng)氣。主寒濕傷脾胃兩陽(yáng),寒熱,不饑,吞酸,形寒,或脘中痞悶,或酒客濕聚。用法用量:水5杯,煮取4杯,分溫再服。
中藥方劑“麥冬麻仁湯”。處方:麥冬(連心)15克 火麻仁12克 生白芍12克 何首烏9克 烏梅肉6克 知母6克。功能主治:滋養(yǎng)胃陰。治瘧傷胃陰,不饑不飽,不便,潮熱,得食則煩熱愈加,津液不復(fù)。用法用量:用水1.6升,…
中藥方劑“加減人參瀉心湯”。處方:人參6克 黃連4.5克 枳實(shí)3克 干姜4.5克 生姜6克 牡蠣6克。功能主治:治瘧傷胃陽(yáng),氣逆不降,熱劫胃液,不饑不飽,不食不便,渴不欲飲,味變酸濁。用法用量:用水500毫升,煮取200…
入駐
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(quán)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(qǐng)手機(jī)掃碼訪問(wèn)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(chǎn)品
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(mǎi)咨詢服務(wù)
請(qǐng)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(hào)
微信公眾號(hào),收獲商機(jī)
微信掃碼關(guān)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