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“胃苓湯”。處方:甘草 茯苓 蒼術 陳皮 白術 官桂 澤瀉 豬苓 厚樸。制法:上藥銼碎。功能主治:治脾虛濕勝,致成黃疽,或大便泄瀉,小便清澀,不煩不渴。用法用量:每服15克,加生姜5片,大棗2枚,水煎服?!?
中藥方劑“天冬紫菀酒”。處方:天門冬200g 紫菀10g 飴糖10g 白酒1000ml。炮制:將藥洗凈搗碎,裝入紗布袋內,與飴糖一起放入凈器中;倒入白酒浸泡,密封;7~10天后開啟,去掉藥袋,過濾裝瓶備用。功能主治:潤肺止…
中藥方劑“通關丸”。別名:滋腎丸(《蘭室秘藏》卷下)、知母黃柏滋腎丸、大補滋腎丸(《醫林繩墨大全》卷六)。處方:黃柏(去皮,銼,酒洗,焙)知母(銼,酒洗。焙干)各30克 肉桂1.5克。制法:研為細末,熱水為…
中藥方劑“三仁湯”。處方:杏仁15克 飛滑石18克 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葉6克 厚樸6克 生薏仁18克 半夏15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利濕,宜暢濕濁。治濕溫初起,頭痛惡寒,身重疼痛,舌白不渴,脈弦細而濡,面色談黃,胸…
中藥方劑“越婢湯”。處方:麻黃12克 石膏25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棗15枚。功能主治:宣肺泄熱,散水消腫。治風水惡風,一身悉腫,自汗不渴,無大熱,脈浮?,F用于急慢性腎炎而見上述癥狀者。用法用量:上藥以水1.2…
中藥方劑“陽和湯”。處方:熟地黃30克 麻黃1.5克 鹿角膠9克 白芥子6克(炒,研)肉桂3克 生甘草3克 炮姜炭1.5克。藥理作用:對結核菌的抑制作用 《中成藥研究》1981(11):41,據對5例頑固結核病例的痰培養進行抑…
中藥方劑“小半夏湯”。處方:半夏18克 生姜15克。功能主治:和胄降逆,消痰蠲飲。治痰飲內停,心下痞悶,嘔吐不渴,及胃寒嘔吐,痰飲咳嗽。用法用量:上二味。用水7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分兩次溫服。處方:半夏18克…
中藥方劑“香蘇平胃散”。處方:陳皮(去白)厚樸(姜汁炒,銼)蒼術(米泔水浸二日,焙干,炒)甘草(銼,炒)藿香 紫蘇。功能主治:治濕氣嘔吐。胸前滿悶,頭重身重,面目浮腫,嘔惡而吐,口不渴,吐多痰涎,身熱…
中藥方劑“麻黃加術湯”。別名:麻黃白術湯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五)。處方:麻黃9克(去節)桂枝6克(去皮)甘草3克(炙)杏仁9克(去皮、尖)白術12克。功能主治:發汗解表,散寒除濕。治外感寒濕,惡寒發熱,…
中藥方劑“煉石補天”。處方:制乳香1錢,赤石脂3錢,制沒藥1錢,北細辛1分,人中白2錢,白馬糞2錢,象皮1錢,人中黃2錢,血竭2錢,上冰片1分,朱砂1錢。制法:上為末。功能主治:咽痛微嗽,口燒而不渴,足心如烙,…
中藥方劑“理中吳茱萸湯”。處方:人參、白術、干姜、甘草、吳茱萸、生姜、大棗。功能主治:太陰自利不渴,痰多而吐,或手足厥冷,胸滿煩躁。用法用量:水煎,溫服。
中藥方劑“理中圓”。處方:白術、干姜(炮)、人參、甘草,各二十兩。炮制:上為末,煉蜜為圓,每一兩作一十圓。功能主治:理中焦不和,脾胃宿冷,心下虛痞,腹中疼痛,胸脅逆滿,噎塞不通,嘔吐冷痰,飲食不下,噫…
中藥方劑“決水湯”。處方:車前子30克 茯苓60克 王不留行15克 肉桂0.9克 赤小豆9克。功能主治:治水腫日久,遍身手足俱脹,面目亦浮,口不渴而皮毛出水,手按其膚如泥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藥方劑“加減益胃升陽滲濕湯”。處方:人參3錢,白術5錢,黃耆3錢,茯苓1錢,益智仁1錢,蒼術1錢,澤瀉1錢,附子5分,炮姜5分,炙甘草5分,升麻5分,防風5分。功能主治:脾虛不運,脈沉微,脾泄不止,日夜十二三…
中藥方劑“桂枝姜附湯”。處方:桂枝18克 干姜9克 白術9克 熟附子9克。功能主治:治寒濕傷陽,形寒脈緩,舌淡或白滑,不渴,經絡拘束。用法用量:用水1升,煮取400毫升,滓再煮取200毫升,每服200毫升,一日三次。
中藥方劑“桂枝芍藥湯”。處方:桂心15克 白芍藥90克。制法:上藥哎咀。功能主治:治太陰傷風,自汗,咽干,胸腹滿,自利,不渴,四肢倦怠,手足自溫,其脈弦大而緩者。用法用量:每服15克,用水220毫升,加生姜3片,…
入駐
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請手機掃碼訪問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請用微信掃碼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微信掃碼關注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