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蝎 来源
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。春末至秋初捕捉,除去泥沙,置沸水或沸盐水中,煮至全身僵硬,捞出,置通风处,阴干。全蝎 产地分布
生态环境:喜栖于石底及石缝的潮湿阴暗处。
资源分布:主要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全蝎 功效与作用
祛风止痉;通络止痛;玫毒散结。主小儿惊风;抽搐痉挛;中风口?;半身不遂;破伤风;风湿顽痹;偏正头痛;牙痛;耳聋;痈肿疮毒;瘰疬痰核;蛇咬伤;烧伤;风疹;顽癣
全蝎 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-5g;研末入丸、散,每次0.5-1g;蝎尾用量为全蝎的1/3。外用:适量,研末掺、熬膏或油浸涂敷。
全蝎 性味
味辛、性平、有毒全蝎 归经
肝经全蝎 药物形态
东亚钳蝎,体长约60mm,躯干(头胸部和前腹部)为绿褐色,尾(后腹部)为土黄色。头胸部背甲梯形。侧眼3对。胸板三角形,螯肢的钳状上肢有2齿。触肢钳状,上下肢内侧有12行颗粒斜列。第3、第4对步足胫节有距,各步足跗节末端有2爪和1距。前腹部的前背板上有5条隆脊线。生殖厣由2个半圆形甲片组成。栉状器有16-25枚齿。后腹部的前4节各有10条隆脊线,第5节权有5条,第6节的毒针下方无距。
全蝎 性状鉴别
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,后腹部呈尾状,皱缩弯曲,完整者体长约6cm。头胸部呈绿褐色,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,形似蟹螯,背面覆有梯形背甲,腹面有足4对,均为7节,末端各具2爪钩;前腹部由7节组成,第七节色深,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。背面绿褐色,后腹部棕黄色,6节,节上均有纵沟,末节有锐钩状毒刺,毒刺下方无距。气微腥,味咸。
全蝎 栽培技术
生活习性,喜生活于阴暗潮湿处,昼伏夜出,怕冰冻,冬季伏于土中,长期不食,直至惊蛰后才出来活动。为肉食性动物,喜食小昆虫、蚂蚁、蚯蚓、土鳖虫、潮虫以及其他多汁软体动物。多年生,繁殖力强。繁殖时间一般在7月左右。
养殖技术(1)盆养:用大盆1个,盆内盛水,于大盆中放1个盆,小盆内放些土场,蝎子放在濉舅里饲养。此法宜初期小型饲养。
全蝎 炮制方法
1.全蝎《圣济总录》:“去足。”“去尾。”《洪多集验方》:“汤浸泡去腹内土。”《朱多集验方》:“蝎尾去刺。”《寿世保元》:“洗去臊。”现行,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洗净或漂洗,干燥。全蝎 毒性
蝎毒主要作用为使呼吸麻痹,其最小致死量对兔为0.07,小鼠为0.5,蛙为0.7毫克/公斤。兔中毒症状为四肢强直性痉挛,流涎,呼吸停止,并且血压上升,蛙则见四肢纤维性挛缩,小鼠则继兴奋状态后四肢及呼吸麻痹。蝎毒无溶血及凝血作用。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,对蛙后肢血管有收缩作用,对离体兔肠及蛙膀胱均为兴奋。全蝎 贮藏方法
置干燥处,防蛀。全蝎 临床应用
①治疗癫痫
取全蝎(连尾)、蜈蚣(去头、足)等量,晒干研末,蜜制为丸如桐子大,成人每日1.5~2.4钱,早晚分服。小儿按年龄、体重递减。如无毒性反应,可连续使用。治疗8例,癫痫停止发作1例;发作次数减少、间隔日期延长、缓解幅度较服药前有所增大者3例;发作时症状有明显减轻者2例;无效2例。
②治疗痹痛
不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,而且对患处发麻亦有效。用法:将全蝎研粉,每晨吞服4分。如配合其它药物或疗法使用,则效果更佳。
③治疗淋巴结结核
取全蝎、蜈蚣各1只,研成细粉,打入鸡蛋1个搅拌,用食油炒熟(忌铁锅)服用,每晨1次,约30余次即可收到效果。
④治疗烧伤
取活蝎30~40个,放入1斤食油中浸泡,12小时后即可使用(浸泡时间愈长,效力愈强)。用时将伤面水泡剪破,涂抹此油。治疗8例,均很快止疼,短期结痂而愈。
⑤治疗急性扁桃体炎
取蝎尾一小节,置于直径2厘米之橡皮膏正中,贴于下颌角下方正对肿大的扁桃体外面皮肤上。若双侧肿大,则两侧同用。一般贴12小时即能收效,若无明显缓解,可继续用12小时。如有合并症,则应改用其他药物治疗。
全蝎 相关论述
1.《开宝本草》:疗诸风瘾疹,及中风半身不遂,口眼喎斜,语涩,手足抽掣。
2.《本草图经》:治小儿惊搐。
3.《本草会编》:破伤风宜以全蝎、防风为主。
4.《纲目》:治大人痎疟,耳聋,疝气,诸风疮,女人带下,阴脱。
5.《本草正》:开风痰。
6.《王楸药解》:穿筋透骨,逐湿除风。
7.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:息风通络,镇痉。治血拴闭塞性脉管炎,淋巴结结核,骨关节结核,流行性腮腺炎。
8.《本草衍义》:蝎,大人小儿通用,治小儿惊风,不可阙也。有用全者,有只用梢者,梢力尤功。
全蝎 注意事项
血虚生风者及孕妇禁服。
全蝎 出处
出自《蜀本草》(《中药大辞典》)、《新修本草》(《中华药海》)1.《酉阳杂俎》:江南旧无蝎,开元初,尝有一主簿,竹筒盛过江,至今江南往往有之,俗呼为主簿虫。蝎常为蜗所食,先以迹规之,不复去。蝎前谓之螫、后谓之虿。全蝎 药方
1.牵正散(《杨氏家藏方》),祛风化痰止痉,主治中风,口眼歪斜。
2.止痉散(《方剂学》上海中医学院编),祛风止痉,主治痉厥,四肢抽搐,顽固性头痛,关节痛。
3.五虎追风散(史传恩家传方《中医杂志》),祛风解痉,止痛,主治破伤风,牙关紧闭,手足抽搐,角弓反张者。
4.撮风散(《证治准绳》),主治惊痫,破伤风,抽搐。
全蝎 治疗疾病
半身不遂 除风 癫痫 耳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