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鼠腳跡功效作用
功能
祛瘀止痛。
主治
跌打損傷,目赤腫痛。
用法用量
外用:適量,搗敷。
注意事項
孕婦慎用。
相關論述
1、《陸川本草》:“去瘀、止痛。治跌打腫痛,天行赤眼。”
2、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“止血理氣。治內傷,功近石胡萎。”
臨床應用
相關配伍
治赤眼腫痛:老鼠腳跡、田基黃、犁頭草各9g。搗敷合谷穴。左眼痛敷右,右眼痛敷左。(《陸川本草》)
附注
彭澤南:鵝不食草為農家治扭傷、傷筋之要藥,搗碎酒調敷之,效果良好。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。
植物學信息
植物種屬
菊科球菊屬球菊。
形態特征
球菊,又名苡芭菊、拳頭菊。一年生草本。莖枝鋪散或匍匐狀,長6-20厘米,徑2-3毫米,基部多分枝,有細溝紋,無毛或被疏粗毛,節間長約1厘米。葉無柄或有長達5-7毫米的短柄,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,長1.5-3厘米,寬5-11毫米,基部長漸狹,頂端鈍,稀有短尖,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,無毛或被疏柔毛,中脈在上面明顯,在下面略凸起,側脈2-3對,極細弱,網脈不明顯。頭狀花序多數,扁球形,徑約5毫米,無或有短花序梗,側生,單生或雙生;總苞半球形,徑5-6毫米,長約3毫米;總苞片4層,綠色,干膜質,無毛;外層卵圓形,長1.5毫米,頂端渾圓,內層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,長約2毫米,頂端鈍或略尖;花托稍凸,無毛。雌花多數,長約1毫米,檐部3齒裂,有疏腺點。兩性花約20朵,長約2毫米,花冠圓筒形,檐部4裂,裂片三角形,頂端略鈍,有腺點;雄蕊4個。瘦果近圓柱形,有10條棱,長約1毫米,有疣狀突起,頂端截形,基部常收縮,且被疏短柔毛。無冠毛。花期3-6月,9-11月。
分布區域
分布于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及云南等地。
道地產區
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及云南等地。
生長環境
生于稻田中或田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