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正豐,男,1940年生,上海市人。主任醫師、教授,博士生導師,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、第四批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。曾任蘇州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,江蘇省中醫藥學會骨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,蘇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副理事長。
早年師從著名中醫專家馬友常,在中醫理法方藥的運用方面有很深造詣,后又潛心研究吳門醫派葛氏傷科,從事骨傷科臨床40余載,對中醫、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傷病有獨特的診治經驗。創見性地提出了“一體二翼”發展中醫骨傷科的學術觀點,即以傳統的中醫骨傷理論經驗、流派特色作為主體,以我國傳統文化與當代的先進科學技術為兩翼,不斷發展、創新。
運用鎮痛牽引下的脊柱三維推拿手法,輔以反常態鍛煉、心理療法和中藥內服等,獲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,并被確定為全省推廣應用項目。開展“牽引與推拿對頸椎生物力學影響的實驗研究”,獲2000年江蘇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,著有《老年病的手法治療學》等3部著作,發表論文30余篇。
方藥:
生黃芪15g,生地15g,知母10g,當歸10g,青風藤15g,絡石藤15g,龍葵15g,白花蛇舌草15g,虎杖15g。
功效:
益氣養血,清熱解毒,祛風通絡。
主治:
此方用于治療強直性脊柱炎,屬腎虛濕熱瘀滯者。腰骶及背部反復疼痛,屈伸不利,肢節疼痛,酸楚,伴有晨僵,苔薄白,脈沉細。
用法:
水煎服,每日1劑,早晚各服1次。忌食生冷魚腥,油膩辛辣。
方解:
強直性脊柱炎病機以腎虛督空為本,濕熱瘀滯為標。龔正豐根據多年臨床經驗,將其分活動期和緩解期兩個階段用藥。由于患者多需長時期服藥,故宜選用和緩之法,堅決反對為圖一時之效,而妄下搜風走竄重劑,徒傷正氣,致邪氣乘虛深入臟腑。孟浪用藥害人非淺,宜遵葉天士“宿疾宜緩攻”之旨,選用藤類藥物治療痹證,因藤能入絡,絡能通脈,藤絡能夠通經脈,活絡脈,并且引諸藥直達病所。此方主藥青風藤、絡石藤祛風濕,通經絡;龍葵、白花蛇舌草、虎杖清熱利濕解毒;生黃芪益氣補中;當歸養血活血,扶正祛邪;生地、知母涼血滋陰,又可防風藥太過燥傷津液。本方以通利關節、解毒祛瘀為主,兼顧調和中焦,可祛邪實而不傷正氣。
加減:
本病活動期以寒熱錯雜癥多見,其中濕熱為主,治宜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,酌加連翹15g,薏苡仁15g,土茯苓15g,地龍10g,玄參15g;緩解期,肝腎不足、督脈失養為本,治宜補肝腎,充督脈,強筋骨,酌加仙靈脾10g,熟地15g,杜仲10g,補骨脂10g,鹿角片10g;若疼痛較甚者,可加露蜂房15g,烏梢蛇或白花蛇10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