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樹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醫院
《金匱要略·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》:“夫心下有留飲,其人背寒冷,如手大?!憋嫗殛幮?,陽氣不能蒸化而內停,凡飲邪停留之處,陽氣被阻遏而不能展布,所以飲留心下,則背部當胃之處,感覺寒冷。尤在涇:“留飲即痰飲之留不去者也,背寒冷如掌大,留飲之處,陽氣所不入也”。程云來:“諸氣受于胸中,而轉行于背,心下留飲,則陽氣抑遏而不行,故背寒冷如手大者,言其不盡寒也?!绷麸嫷男纬?,總的來說,是陽氣衰微,水飲潴留所致,蓋飲留之處,陽氣所不能到達,結積留飲成澼囊。筆者臨證應用溫陽祛寒活血法自擬經驗方治療留飲,療效顯著。
該方由炙附子(先下)、干姜、丁香、細辛、葛根、皂角刺、羌活、地鱉蟲、雞血藤、鹿角膠(烊化)、炙甘草等組成。水煎服,日2次。方中附子,其性溫而烈,主入心腎二經。補坎離之火,其性走而不守,溫以助氣化,助陽化飲。”鄭欽安認為“群陰阻塞(附子)不能直入根蒂,故佐以干姜辛溫而散,以為前驅,蕩盡陰邪,迎陽歸舍?!薄侗窘浭枳C》云:“附子以走下,干姜以守中,有姜無附,難收斬將奪旗之功;有附無姜,難收堅壁不動之效。”戴厚禮曰:“附子無干姜不熱。”故兩藥為君。丁香辛溫,溫腎助陽;葛根解肌舒筋;羌活以疏導血氣為用,通行脈絡,能直上頂巔,橫行支臂,以盡其搜風通痹之職。以上三味為臣藥。雞血藤活血通絡,補血疏筋。地鱉蟲逐瘀破積,通絡理傷;鹿角膠益陽補腎,強精活血,通督脈,共為佐藥。甘草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,強筋骨長肌肉,強力解毒,調和諸藥,為使藥。
驗案舉例
趙某某,女,80歲,多年來背部寒涼,而且經常有冒風下雨的感覺,由于寒冷,三伏天還要穿羊毛衫及毛褲,曾多方治療無效,病人還伴有氣短,腰背疼痛,脈沉弱,舌淡紫,苔薄白,呈現脾腎陽氣虛餒,氣虛血瘀之象,為留飲停滯背部之證,治以溫陽益氣,祛寒活血之法,投以炙附子9克(先下),干姜12克,黃芪20克,丁香9克.,葛根15克,羌活9克,白術15克,雞血藤15克,細辛9克,鹿角膠15克(烊化),炒杜仲15克,炙甘草9克。3劑,水煎服,日1劑,分2次口服。
藥后自覺背部冰冷減輕,服9劑后背部溫熱、寒冷感覺沒有了,頸部疼痛乏力基本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