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精療法是專用以固精止遺,運用閉氣、導引和吐納的方法以封固精關,防治遺泄。固精療法主要用于治療腎虛、腎不納氣等原因引起的咳嗽哮喘等。對于肺脾氣虛引起的咳嗽哮喘也有較好的療效。
固精療法多出自古代道家養生功法,后漸為醫家所采用,至明清時,臨床應用已較廣泛。近代在民間仍廣為流傳。本療法形式多樣,主要介紹有代表性
腎不納氣及肺脾氣虛型咳嗽
第一法:
站、坐、臥皆可。閉目內視頭頂,舌舐上腭,以鼻吸氣時提陰部(包括外生殖器、肛門、會陰),吸滿氣后閉氣不息,至閉極則慢慢呼氣,同時放松陰部,如此一提一松為1遍,可連作4~5遍,每日可練3次以上,平時每次小便后,閉氣、提肛、縮睪1分鐘左右。
第二法:
仰臥,頭枕高,意守丹田(臍內),同時按如下操作:(1)左手心按于肚臍,右手心栩于左手背上,先順時針方向轉擦36次,再右手換左手逆時針方向轉擦36次。
(2)雙手指并攏,上至心口,下至恥骨聯合,以丹田為中心,在腹部上下推摟摩擦,一上一下為1次,共36次。下推時雙手斜立,手心斜向下,雙手拇指貼皮膚而摟。先下后上為瀉,先上后下為補,可酌情用之。
(3)雙手將睪丸兜起,送上腹股溝內,在其表皮上摟擦,先左后右為1次,共81次。摟擦時如果陽舉,甚至收功后仍陽舉不倒,可以意由龜頭經丹田向會陰引氣提過尾閭向上,經夾脊、玉枕至泥丸,意守片刻,連同口中津液咽至下丹田,同時閉口,咬牙,舌舐上腭,兩手握固,兩足十趾內收,如此一般1~3次,即可使陽舉平復。
第三法:
站立,全身放松,先以鼻引氣,滿口而吞之,如咽硬物狀,送入腹中,至腹部有飽滿感,再綿綿呼出。繼而吞氣下行,過中丹田(胸中),直達會陰,稍停,再循督脈上升,至百會,并徐徐呼氣,同時意降會陰。當升百會,會陰有內凹之感,意降會陰時,會陰有鼓突之感,如此反復3遍后,引氣歸下丹田穩住,待小腹有溫熱感時收功。
注意
1.本療法第一法因需閉氣,故高血壓、青光眼、腦動脈硬化、肝硬化等患者不宜應用。第二、第三法中因有“意守上丹田”、“氣升百會”等內容,故高血壓、青光眼等患者慎用,或配合其他治療措施。
2.從開始用本療法至顯效,須有一定時日,必須持之以恒,不能三心二意,半途而廢。
3.腎虛遺精者,平時尚須注意清心寡欲;在應用本療法治療期間,暫時中止性生活3個月;治愈后仍須有所節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