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連湯
《萬病回春》卷二:參連湯
人參15克 黃連30克
主脾胃虛熱,下痢噤口不食者。
上銼一劑。水煎,一日內(nèi)分?jǐn)?shù)次服之。如吐強(qiáng)飲,但得入口下咽即好。加石蓮肉9克尤效。外以田螺搗爛掩臍中,以引熱下行。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二,名見《回春》卷三:參連湯
參連飲
人參2分,姜炒黃連1分。
上為末。
噤口痢,胃口熱甚。
參連飲(《嵩崖尊生》卷九)。
《痘科辨要》:參連湯
沙參2分,黃連5分。
上為散。
發(fā)熱疑似之際,發(fā)驚搐者。
以沸湯煮散服。
《痢瘧纂要》卷十:參連湯
多連飲
人參、川連、粳米、石蓮肉。
噤口痢,食不能入。
參連飲(《醫(yī)學(xué)集成》卷二)。
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七十八:參連湯
苦參1兩半,黃連(去須,炒)2兩,阿膠(炙令燥)1兩。
上為粗末。
濕(匿蟲)痢,蟲蝕下部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煎至8分,去滓,空心溫服,日晚再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