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fieldset id="wkqyk"><menu id="wkqyk"></menu></fieldset>
  • <ul id="wkqyk"></ul>
  • <ul id="wkqyk"></ul>
    互助圈

    發(fā)信息

    • 發(fā)布
    • 管理

    沉香丸處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

    作者:zykzrys發(fā)布日期:2024-02-13 語言朗誦 評論
    導讀

    中藥方劑“沉香丸”。處方:沉香(銼)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黃耆(銼)瞿麥穗 磁石(火煅、酣淬三至七遍)滑石各30克。制法:上六味搗羅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主膏淋。用法用量:每服30丸,溫酒送下,不拘時。處方:沉香半兩,丁香半兩,木香半兩,檳榔半兩,桂心1兩,訶黎勒皮1兩,川大黃半兩(銼碎,微炒),肉豆蔻半兩(去殼),麝香1分(細研)。制法:上……

    沉香丸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九十八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黃耆(銼)瞿麥穗 磁石(火煅、酣淬三至七遍)滑石各30克

    制法

    上六味搗羅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膏淋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溫酒送下,不拘時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九十八

    《圣惠》卷五十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半兩,丁香半兩,木香半兩,檳榔半兩,桂心1兩,訶黎勒皮1兩,川大黃半兩(銼碎,微炒),肉豆蔻半兩(去殼),麝香1分(細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加麝香研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氣膈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丸,以姜、棗湯嚼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五十

    《雞峰》卷十二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錢,烏藥3錢,茯苓半兩,陳皮半兩,澤瀉半兩,香附子半兩,麝香半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脾腎久虛,水飲停積,上乘肺經(jīng),咳嗽短氣,腹脅脹,小便不利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-30丸,以熟水送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雞峰》卷十二

    《育嬰秘訣》卷二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人參5分,白術1兩,陳皮(去白)1兩,枳殼(麩炒)1兩,桔梗1兩,青礞石(消煅金色)1兩,炙甘草5分,沉香5分,朱砂(水飛)1錢,黃連1錢半。

    制法

    神曲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驚風客忤,神昏不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麥門冬煎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育嬰秘訣》卷二

    《百一》卷十五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半兩,木香半兩,舶上茴香(微炒)半兩,烏藥半兩,菟絲子(酒浸3日,研如泥)半兩,金鈴子(每個銼為8片,逐個入去殼巴豆3粒,麩炒熟,去巴豆不用,只用金鈴子)半兩,桃仁1兩(銀器中炒香,去皮尖,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壯元氣。主膀胱久冷滯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0-15丸,空心以溫酒或鹽湯送下。初服3日,覺小便多,或下泄為驗。

    摘錄
    《百一》卷十五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八六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1兩,白芷1兩,烏藥(銼)4兩,丁香半兩,茴香子(炒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小雞頭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下臟冷氣,腰膝無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丸,食前以溫酒嚼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八六

    《圣惠》卷四十八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半兩,阿魏半兩(以少面和溶,作餅子,炙令黃),木香1分,桃仁半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檳榔半兩,吳茱萸1分(湯浸7遍,焙干,微炒),茴香子半兩,青橘皮1分(湯浸,去白瓤,焙),硼砂3兩(不夾石者,細研,以湯1盞化,澄去滓取清,納銀器中煎成霜,研入),蛜螂1兩(生用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加硼砂令勻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奔豚氣,小腹積聚疼痛,或時上攻,心胸壅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丸,食前以姜鹽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四十八

    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五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千金子肉(去油)8錢,五倍子8錢,木香5錢,沉香5錢,麝香2錢,山慈菇1兩,紅芽大戟7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米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腫脹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淡姜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五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七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錢,干姜(炮)1錢,羌活(去蘆頭)1錢,楝實1錢,木香1錢,甘草(炙,銼)1錢,肉豆蔻(去殼)1錢,訶黎勒皮1錢,延胡索1錢,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1錢,芎1錢,當歸(焙)1錢,蓬莪術(煨,銼)1錢,茴香子(炒)1錢,烏頭(生,去皮臍)1錢,天麻1錢,人參1錢,丁香(大者)半兩,白檀香(銼)半兩,青橘皮(去白,焙)1兩半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半,桂(去粗皮)1兩半,巴戟天(去心)1兩半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半,蒺藜子(炒去角)2兩,丹砂(研)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25味為末,加丹砂再同研勻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冷氣,兩脅脹滿,背膊拘急疼痛,飲食減少,噎塞不通,真氣虛弱,精神昏暗,困倦少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丸,煨生姜、橘皮湯嚼下,溫酒送下亦可,空心、食前各1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七

    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五三引《經(jīng)驗秘方》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3錢,木香3錢,白檀3錢,胡桃3錢(去皮,生用),丁香3錢,枸杞子3錢,八角茴香3錢,全蝎5錢(去毒,炒),小茴香5錢(鹽炒),川楝子5錢(去核,炒),葫蘆巴5錢,破故紙5錢(去殼,酒浸,以上葫蘆巴、破故紙2味,用羊腸1尺5寸長,盛藥在內,以好酒煮令熟,瓦器窨干),川山甲3錢(酥炙黃色),菟絲子5錢(酒浸),巨勝子(即胡麻子)5錢,遠志5錢(去心),韭子5錢(酒浸),蓮花蕊3錢,川心巴戟5錢(去心,酒浸),干山藥5錢,山茱萸5錢(去核),知母5錢,仙靈脾2錢(酥炙),青皮3錢,陳皮3錢,白茯苓5錢,牛膝3錢(酒浸),黃精5錢,天門冬5錢(湯潤,去皮),麥門冬5錢(湯潤,去核心),人參3錢,熟地黃2錢,乳香2錢,生地黃2錢,細墨5錢(燒灰,凈),五味子5錢,肉蓯蓉5錢(酒浸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令人通靈,多強記,養(yǎng)五臟,壯筋骨,行輕健,止麻痛,辟寒暑,延年保命,黑發(fā)駐顏,不老,明目牢齒。主男子喘急虛弱,腰腳疼痛,不思飲食,精神困倦,面色無光,陽事衰弱,一切風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空心、臨臥各1次,溫酒、鹽湯任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五三引《經(jīng)驗秘方》

    《圣惠》卷九十八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木香1兩,桂心1兩,白術1兩,訶黎勒皮1兩,高良姜1兩(銼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蓽澄茄1兩,厚樸1兩(去粗皮,涂姜汁炙令香熟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肉豆蔻1兩(去殼),檳榔2兩,青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久虛積冷,脾腎氣上攻,心腹壅脹,不思飲食,四肢無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食前以生姜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九十八

    《圣惠》卷九十八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補骨脂1兩(微炒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青橘皮半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檳榔1兩,黃耆半兩(銼),石斛1兩(去根,銼),熟干地黃1兩,桂心1兩,白茯苓1兩,白術1兩(去根,銼),芎半兩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干姜半兩(炮裂,銼),牛膝1兩(去苗),五味子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虛憊,除冷,暖脾腎,益氣力,思飲食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空心以鹽湯送下;暖酒送下亦得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九十八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二十二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半兩,丁香半兩,熏陸香半兩,犀角屑3分,升麻3分,木香3分,羚羊角屑3分,黃芩(去黑心)3分,梔子仁3分,麝香(研)1錢,鬼臼1兩,芒消1兩,大黃(銼,炒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時行瘟疫,惡氣熱毒攻心脅,氣滿脹急及注忤鬼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0-20丸,以米飲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二十二

    《圣惠》卷九十八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木香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瓤)1兩,桂心1兩,檳榔1兩,丁香1兩,羌活1兩,郁李仁(湯浸,去皮,微炒)1兩,芎1兩,川大黃(銼碎,微炒)1兩,枳殼(麩炒微黃,去瓤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冷氣上攻,心腹脹滿,不思飲食,大腸秘滯不通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以溫生姜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九十八

    《普濟方》卷二○四引《指南方》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丁香2兩,木香2兩,茴香2兩,沉香2兩,青橘皮1兩,枳實1兩,檳榔2兩(碎用),牽牛3兩(醋浸令軟,去醋,炒令熟),阿魏1分(面裹燒熟,焙干),吳茱萸2分(湯浸,洗7次,醋浸1宿,炒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膈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5丸,以姜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普濟方》卷二○四引《指南方》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三十八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半兩,丁香半兩,犀角(鎊)半兩,枳實(去瓤,麩炒)半兩,肉豆蔻(去殼,炮)半兩,木香半兩,蓬莪術(炮)半兩,胡椒1分,檳榔(銼)4枚,乳香(研)半兩,沒藥(研)半兩,巴豆(去皮心,研,出油)1錢,麝香(研)1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先搗前九味為末,與巴豆、沒藥、乳香、麝香和令勻,糯米粥為丸,如萊菔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霍亂,心腹(疒丂)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丸,加至10丸,以生姜、橘皮煎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三十八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五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1兩,芍藥(炒)3分,益智仁3分,厚樸(去粗皮,生姜汁炙,銼)3分,桂(去粗皮)半兩,干姜(炮)半兩,紅豆蔻(去皮)半兩,白茯苓(去黑皮)半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半兩,木香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檳榔(銼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甘草(炙,銼)1分半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脾臟冷氣,攻心腹疼痛,不思飲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丸,炒生姜、木瓜鹽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五

    《圣惠》卷七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木香1兩,檳榔1兩,苦楝子1兩,桂心1兩,茴香子1兩,當歸1兩(微炒),丁香2兩,桃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肉豆蔻1兩(去殼),干姜半兩(炮裂,銼)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干,微炒),干蝎半兩(微炒),阿魏1兩(面裹煨,面熟為度),青橘皮半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蓬莪術1兩,硫黃1兩半(細研,水飛過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腎臟虛冷氣攻,心神悶亂,四肢逆冷,腹脅脹滿疼痛,喘促嘔吐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以熱酒送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七

    《圣惠》卷七十:沉香丸

    別名

    七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3分,麝香1分(細研入),白檀香3分,木香3分,藿香3分,丁香3分,零陵香3分,檳榔半兩,白芷半兩,訶黎勒皮3分,肉豆蔻1兩(去殼),芎3分,桂心3分,香附子半兩,當歸3分(銼碎,微炒),細辛3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人脾胃氣虛,腹脹嘔吐,不納飲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七香丸(原書卷九十八)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七十

    《引經(jīng)證醫(yī)》卷四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、刀豆、五味子、菟絲子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腎虛氣喘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青鉛煎水泛丸。

    摘錄
    《引經(jīng)證醫(yī)》卷四

    《雞峰》卷二十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丁香1分,木香1分,吳茱萸1分,茴香1分,沉香1分,青橘皮2兩,肉豆蔻2兩,檳榔2兩(黑牽牛2兩,醋浸令軟,連2味同炒,令牽牛熟去出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由憂思驚恐寒熱,動傷其氣,結于胸膈之間,而致膈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《御藥院方》有麝香一錢。

    摘錄
    《雞峰》卷二十

    《圣惠》卷六十七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肉蓯蓉1兩(酒浸1宿,刮去皺皮,炙干),牛膝1兩(去苗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虎脛骨2兩(涂酥炙,令黃),栗子2兩(去殼,微炒),木香1兩,骨碎補1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,臍),膃肭臍1兩(酒刷,微炙),甘草1分(炙微赤,銼),續(xù)斷1兩半,熟干地黃1兩,獨活1兩,白芷1兩,劉奇奴1兩,芎1兩,黃耆1兩(銼),桃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牡丹1兩,敗龜1兩(涂醋炙微黃),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筋骨,益精髓,通血脈,止疼痛。主踠折傷損,落馬墜車磋跌,筋骨俱碎,黯腫疼痛煩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以溫酒送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六十七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八六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半兩,木香半兩,硇砂半兩(水煎,煉成霜)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丁香半兩,檳榔(銼)半兩,茴香子(炒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氣化積。主元臟積冷,奔豚氣沖,心腹(疒丂)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-30丸,空心以鹽湯或鹽酒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八六

    《圣惠》卷二十八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白術3分,柴胡2兩(去蘆),桂心3分,干姜3分(炮裂,銼),訶黎勒1兩(煨,用皮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木香1兩,人參1兩(去蘆頭),白茯苓1兩,當歸3分,檳榔3分,鱉甲1兩半(涂醋炙微黃,去裙襕)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肉豆蔻1兩(去殼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冷勞,四肢疼痛,體瘦少力,不思飲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食前以粥飲送下。

    注意

    忌莧菜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二十八

    《袖珍》卷二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木香1兩,青皮1兩,橘皮1兩,半夏1兩,黃連1兩,枳殼1兩,蓬術1兩,白豆蔻1兩,香附子1兩,郁李仁(去皮,另研)1兩,檳榔1兩,當歸1兩,黃柏末2兩,牽牛2兩,大黃6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皂角膏、蘿卜煮熟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脾胃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70-80丸,以溫水送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袖珍》卷二

    《袖珍》卷三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5錢,朱砂5錢,木香5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甘草膏子為丸,朱砂為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酒病。

    摘錄
    《袖珍》卷三

    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六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木香1兩,青橘皮(去白)1兩,草豆蔻仁1兩,縮砂仁1兩,川椒(炒出汗)1兩,肉桂(去粗皮)1兩,白豆蔻仁1兩,白術2兩,陳橘皮(去白)2兩,干姜(炮)2兩,高良姜(切,炒)2兩,香附子(炒)2兩,小麥糵2兩,半夏(姜制)2兩,京三棱(炮香熟,切)4兩,蓬莪術(炮香熟,切)4兩,厚樸(去粗皮,生姜汁制)4兩,吳茱萸(湯洗7遍)4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用神曲末1斤,生姜汁作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養(yǎng)脾胃,助氣消谷。主脾胃虛弱,食久不化,胸膈痞滿,腹脅膨脹,噫醋吞酸,惡心嘔逆,四肢倦怠,心腹疼痛,飲食減少,泄瀉無度,及稟受怯弱,飲食易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0丸,以生姜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六

    《廣筆記》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2錢5分,血竭2錢5分,辰砂2錢5分,木香1錢3分,真麝香1錢3分,琥珀5分,當歸尾2錢5分,牡丹皮2錢5分,延胡索1錢5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用瓷器煎甘草湯,打糯米糊為丸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氣痛,產后血枯,血痞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凡氣痛,酒磨,蔥湯亦可;產后血枯,酒磨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廣筆記》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八十七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半兩,木香半兩,芎半兩,白茯苓(去黑皮)半兩,檳榔(銼)半兩,楝實(炮)半兩,白附子半兩,人參半兩,石斛(去根)半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半兩,補骨脂(炒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茴香子(炒)半兩,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半兩,澤瀉(銼)半兩,青橘皮(去白,焙)半兩,白蒺藜(炒)半兩,阿魏(醋化,去砂石,面和作餅,炙)半兩,硇砂(醋飛)半兩,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,研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和勻,次用木瓜2枚(去皮核)蒸爛,研入眾藥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氣勞肢體疼痛,心腹妨悶,減食無力,日漸羸瘦,怠惰呻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丸,食前以溫酒或鹽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八十七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五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3兩,訶黎勒(去核)3兩,縮砂(去皮)3兩,白茯苓(去黑皮)3兩,肉豆蔻(去殼)3兩,草豆蔻(去殼)3兩,高良姜3兩,巴戟天(去心)3兩,丁香皮3兩,丁香1兩,木香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胡椒1兩,紅豆蔻(去皮)1兩,干姜(炮)1兩,阿魏(酒浸)1兩,乳香(研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白豆蔻(去皮)1兩,芍藥(炮)1兩,芎1兩,蓽澄茄1兩,茴香子(炒)1兩,益智(去皮,炒)1兩,五味子1兩,蓬莪術(炮,銼)1兩,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)1兩,硇砂(湯飛過)1兩,桂(去粗皮)5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,丹砂為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脾臟冷氣攻沖,心腹?jié)M悶,疼痛不可忍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丸,以溫酒嚼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五

    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五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南木香(不見火)1兩,沉香(不見火)1兩,舶上茴香(炒)1兩,丁香(不見火)1兩,南番葫蘆巴(炒)1兩,金釵石斛(去根)1兩,補骨脂(炒)1兩,巴戟(去心)1兩,牛膝(酒浸,去蘆)1兩,青皮(去瓤)1兩,川芎1兩,附子半兩(炮,去皮臍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調順脾胃,補益真氣,進飲食,壯筋骨,輕腳膝。主虛乏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空心以溫酒、飯飲任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五

    《圣惠》卷十四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芎1兩,茯神1兩,人參1兩(去蘆頭),桂心3分,當歸1兩(銼,微炒)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白術1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五味子3分,訶黎勒1兩半(用皮),木香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傷寒后虛氣上沖,心胸滿悶,惡風食少,漸加羸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食前以姜、棗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十四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八七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2兩,鹿茸(去毛,酥炙)1兩,厚樸(去粗皮,生姜汁炙)1兩,烏藥(銼)1兩,楝實(銼,炒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石斛(去根)1兩,白術1兩,訶黎勒(炮,去核)1兩,人參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脾腎,進飲食。主心腹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-30丸,空心、食前以溫酒或水飲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八七

    《痧脹玉衡》卷下:沉香丸

    別名

    金八、八號大有方

    處方

    沉香5錢,檳榔5錢,枳實7錢,厚樸7錢,三棱6錢,蓬術6錢,廣皮6錢,天仙子(即朱蓼子)6錢,白豆仁4錢,烏藥4錢,木香3錢,姜黃5錢,卜子7錢。

    制法

    水發(fā)為丸,如綠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痧氣急,胸腹脹痛,迷悶昏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金八(《痧癥全書》卷下)、八號大有方(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一)。

    摘錄
    《痧脹玉衡》卷下

    《圣惠》卷四十三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半兩,阿魏半兩(面裹,煨,以面熟為度),麝香半兩(細研),木香1兩,丁香1兩,火前椿1兩,干姜半兩(炮裂,銼),檳榔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加麝香同研令勻,煎醋浸蒸餅為丸,如綠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九種心痛,腹內冷氣積聚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0丸,以熱酒嚼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四十三

    《圣惠》卷七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桂心3分,海桐皮3分,鹿茸1兩(去毛,涂酥炙微黃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萆薢3分(銼),干蝎半兩(微炒),牛膝1兩(去苗),檳榔3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腎臟風毒流注,腰腳疼痛,及腹脅滯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食前以溫酒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七

    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四引洪州張道人方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分,人參1分,蝎1分,胡黃連1分,乳香1分,龍骨1兩,甘草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棗肉為丸,如麻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急疳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丸,以米飲送下,1日2次。久患7服見效。

    摘錄
    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四引洪州張道人方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七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半兩,丁香半兩,木香半兩,巴豆7枚(去皮,鐵條子穿,燒灰,研),杏仁7枚(去皮,燒灰,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糯米粥為丸,如綠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上氣,胸滿腹脹,精神倦怠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-5丸,以生姜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七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一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半兩,丁香半兩,木香半兩,硇砂1分(研),巴豆霜半錢,蓬莪術(煨,銼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干漆(炒煙出)1兩,干姜(炮)1兩,青橘皮(去白,焙)1兩,京三棱(煨,銼)1兩,白豆蔻(去皮)1兩,大黃1兩(生,為末,用醋1升慢火熬成膏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十二味為末,加大黃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五積氣結,面色萎黃,心腹疼痛,口吐酸水,發(fā)歇有時,積年不已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丸,食后、臨臥以生姜湯送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一

    《圣惠》卷四十四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3分,補骨脂1兩(微炒),石斛3分(去根,銼),桂心3分,木香半兩,牛膝3分(去苗),萆薢3分(銼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羌活3分,芎半兩,杜仲3分(去粗皮,炙微黃,銼),白術半兩,熟干地黃3分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漏蘆3分,白茯苓3分,檳榔3分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海桐皮3分(銼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腎臟風虛冷滯,腰間久痛,連腿膝痹麻,或時疼,乏力羸瘦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空心以溫酒送下,晚食前再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四十四

    《普濟方》卷一八四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川白芷1兩,烏藥2兩,香附子3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冷氣,攻刺心痛,脅肋脹滿,噎塞噫氣吞酸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本方名沉香丸,但方中無沉香,疑脫。

    摘錄
    《普濟方》卷一八四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八十一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雄黑豆1升(小圓者,淘),附子2兩(炮裂,去皮臍),吳茱萸(湯浸,焙,炒)8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8兩,生姜4兩(切碎),上藥用葛布作袋盛,納大鍋中,以水1斗煮令水盡,泣干,取袋中豆曬,焙干,搗羅為末,其余4味并不用;更入后藥:沉香(銼)2兩,肉蓯蓉(去粗皮,切,焙)2兩,白附子(炮)2兩,巴戟天(去心)2兩,牛膝(銼,酒浸,焙)1兩,海桐皮(銼,炙)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,芎1兩,澤瀉(銼)1兩,山芋1兩,生干地黃(切,焙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除不用四味外,搗羅為末,拌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風毒腳氣,上沖臟腑,散入四肢,虛腫無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丸,空心以溫酒送下,近晚再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八十一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六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厚樸(去粗皮,生姜汁炙)1兩,白術1兩,芎1兩,肉豆蔻(去殼)1兩,茴香子(微炒令香)1兩,胡椒1兩,陳曲(炒)1兩,桃仁(去雙仁皮尖,炒)1兩,楝實(取皮肉,炒)2兩,阿魏半兩,硇砂(無石者佳)半兩(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除硇砂、阿魏外,上為末,將硇砂、阿魏用好酒3升,銀銅石鍋內熬成膏,和上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脾胃氣虛弱,肌體羸瘦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丸,早晨、晚間腹空時,以茶酒鹽湯任嚼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六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四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厚樸(去粗皮,生姜汁炙)1兩半,桂(去粗皮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益智(去皮,炒)1兩,青橘皮(湯浸去白,細切,焙干)1兩,干姜(炮裂)半兩,桔梗(銼,炒)1兩,白術(銼,麩炒)1兩,五味子(微炒)3分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,如麻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三焦俱虛,脾胃氣不和,心腹(疒丂)痛,不思飲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姜半分(切),同煎至7分,去滓,食前,稍熱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四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七:沉香丸

    處方

    沉香(銼)2兩,桂(去粗皮)2兩,檳榔(煨,銼)2兩,人參3分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3分,訶黎勒皮3分,白術3分,京三棱(煨,銼)3分,木香3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息積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丸,漸加至30丸,以橘皮湯送下,1日2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七
     
    標簽: 主膏淋
    反對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
    免責聲明
    【沉香丸處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】:http://www.fulicp01.com/zy/27724.html。作者: 小編,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,請讀者僅做參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、觸犯法律的內容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立即刪除,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。
     
    更多>同類中醫(yī)

    入駐

    企業(yè)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
    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
    請手機掃碼訪問

    小程序

   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
    為您提供專業(yè)幫買咨詢服務

    請用微信掃碼

    公眾號

    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
    微信掃碼關注

    頂部

   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|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|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|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|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|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|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|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|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|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|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|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|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|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| 国内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|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|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|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| 精品av天堂毛片久久久| 思思99re6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|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|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|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|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|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|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| 亚洲国产精品13p| 精品国产福利盛宴在线观看|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|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|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|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|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|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|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|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|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|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|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|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