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飲子
《重訂嚴(yán)氏濟(jì)生方》:茯苓飲子
赤茯苓(去皮)半夏(湯泡七次)茯神(去木)橘皮(去白)麥門冬(去心)各30克 沉香(不見火)甘草(炙)檳榔各15克
上藥哎咀。
治痰飲蓄于心胃,怔忡不已。
每服12克,水250毫升,生姜5片,煎至170毫升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五八引《濟(jì)生》:茯苓飲子
赤茯苓(去皮)1兩,半夏(湯泡7次)1兩,茯神(去木)1兩,橘皮(去白)1兩,麥門冬(去心)1兩,沉香(不見火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檳榔半兩。
痰飲蓄于心胃,怔仲不已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水1盞半,加生姜5片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陳素庵婦科補(bǔ)解》卷二:茯苓飲子
艾葉、參、苓、術(shù)、草、芎、歸、陳皮、香附、黃苓、杜仲、大棗。
清心。主妊娠3月,胎動不安。
方出《外臺》卷二十引《古今錄驗(yàn)》,名見《雞峰》卷十七:茯苓飲子
茯苓湯、茯苓杏仁煎
茯苓4兩,杏仁4兩,橘皮2兩。
上切。
氣忽發(fā),滿胸急者。
茯苓湯(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八十)茯苓杏仁煎(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一九四)。
忌酢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