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fieldset id="wkqyk"><menu id="wkqyk"></menu></fieldset>
  • <ul id="wkqyk"></ul>
  • <ul id="wkqyk"></ul>
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互助圈

    發信息

    • 發布
    • 管理

    甘草湯處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

    作者:zykzrys發布日期:2024-02-01 語言朗誦 評論
    導讀

    中藥方劑“甘草湯”。別名:溫液湯(《千金翼方》卷十五)。處方:甘草6克。功能主治:清熱解毒。治少陰咽痛,兼治舌腫。用法用量:上一味,以水6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。每次溫服150毫升,一日二次。處方:甘草梢、五倍子、黑豆。功能主治:解毒緩急。主筋疝,莖筋挈痛,挺脹不收,白物如精隨瘦而下,此得之房術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別名:陰毒湯、當歸湯、陰毒甘草湯。處……

    甘草湯

    《傷寒論》:甘草湯

    別名

    溫液湯(《千金翼方》卷十五)。

    處方

    甘草6克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。治少陰咽痛,兼治舌腫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一味,以水6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。每次溫服150毫升,一日二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傷寒論》

    《醫鈔類編》卷十四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梢、五倍子、黑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毒緩急。主筋疝,莖筋挈痛,挺脹不收,白物如精隨瘦而下,此得之房術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醫鈔類編》卷十四

    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二,名見《千金》卷九:甘草湯

    別名

    陰毒湯、當歸湯、陰毒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2分,升麻2分,當歸1分,椒1分,鱉甲1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陰毒,身重背強,蟄蟄如被打,腹中痛,心下強,短氣嘔逆,唇青面黑,四肢冷,脈沉細而緊數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陰毒湯(《千金》卷九)、當歸湯(《圣濟總錄》卷二十七)、陰毒甘草湯(《普濟方》卷一三五)。

    摘錄
    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二,名見《千金》卷九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九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1兩,側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防己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芎藭1兩,人參1兩,麻黃(去根節,煎,掠去沫,焙干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赤芍藥1兩,秦艽(去苗土)3分,茯神(去木)2兩,防風(去叉)3分,白術半兩,黃芩(去黑心)半兩,細辛(去苗葉,微炒)半兩,甘菊花(未開者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,如麻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中偏風,積年不愈,手足枯細,口面斜,精神不守,言語倒錯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6錢匕,以水2盞,加生姜半分(切),煎至1盞,去滓,入竹瀝半合,更同煎沸溫服,空心、日晚、近夜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九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八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1兩1分,羌活(去蘆頭)1兩1分,人參半兩,防風(去叉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,如麻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風痙,口噤不語,肢體強直,神識不明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匕,水1盞半,入地黃汁1合,先同煎至8分,去滓,次入荊瀝,竹瀝各半合,同煎3沸,溫服,日夜各1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八

    《傷寒總病論》卷三:甘草湯

    別名

    陰毒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2分,鱉甲2分,升麻2分,當歸2分,桂枝2分,蜀椒1分,雄黃1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陰毒證,其病身重背強,腹中絞痛,咽喉不利,毒氣攻心,心堅強,氣不得息,嘔逆,唇青面黑,四肢厥冷,其脈沉細而緊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陰毒甘草湯(《活人書》卷十六)。

    摘錄
    《傷寒總病論》卷三

    《養老奉親》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兩(切,熬),生姜1兩(刮出皮,切),烏豆1合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老人冷熱不調,下痢赤白,腹痛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水1升,煎取7合,去滓,空心服之。不過3日服愈。

    摘錄
    《養老奉親》

    《圣惠》卷七十三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兩(生用),干漆1兩,黃芩2兩,生干地黃1兩,赤芍藥2兩,當歸2兩,龜甲5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細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人陰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水7升,煎至3升,去滓,以綿蘸湯塌瘡處。日3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七十三

    《圣惠》卷六十二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兩,黃芩1兩,川大黃1兩,黃連1兩,當歸1兩,川芒消3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細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瘭疽浸淫,欲作未成,如桃核,或如雞子,赤腫焮熱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水6升,煮至3升,去滓,還鐺中,納芒消令小沸,將帛于藥汁中浸,以搨腫上。數用之效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惠》卷六十二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五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半兩,黃連(去須,炒)3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3分,阿膠(炙令燥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,如麻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冷痢下,色白,食不消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空心、日午溫服,日2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五

    《醫心方》卷五引《療眼方》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分,黃柏1分,苦參1分,當歸1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眼為物所觸中,疼痛、腫赤、結熱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1升2合,煎取7合,待冷洗眼,日5-6,夜1。

    摘錄
    《醫心方》卷五引《療眼方》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五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半兩,生姜(切)1分,生蜜1合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夏月暴下熱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漿水5合,同煎至4合,去滓,空心溫分2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五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三十五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3分,蜀漆葉半兩,天靈蓋(酥炙)1兩,黑豆(生)1分,桃仁(湯浸,去皮尖,研)1分,烏梅肉(炒)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勞瘧,寒熱萎黃,渴躁煩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竹葉3片,煎至7分,去滓,空腹未發前1服,臨發時再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三十五

    《千金》卷二十四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3兩,桂心2兩,豉2升,蔥白半斤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五石毒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。先以水1斗5升,煮蔥白作湯,澄取8升,納藥煮取3升,分3服。才服便使人按摩搖動,口中嚼物,然后仰臥,復以暖衣,汗出去衣,服湯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千金方衍義》:石藥之悍方熾,其人元氣本虛,則寒折又難輕試,乃于蔥白豉湯除去人參,易入桂心,而施從治之法。

    摘錄
    《千金》卷二十四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2兩,半夏(湯洗7遍去滑)2兩,人參2兩,陳橘皮(湯浸去白,焙)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霍亂,煩躁不得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豉半合,生姜5片,煎至8分,去滓溫服,日2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

    方出《千金》卷十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九八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兩,蜀漆3兩,常山4兩,石膏5兩,鱉甲4兩,香豉1升,梔子3-7枚,烏梅3-7枚,淡竹葉切2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心熱為瘧不止,或止后熱不歇,乍來乍去,令人煩心,甚欲飲清水,反寒多不甚熱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。以水9升,煮取3升,分3服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千金方衍義》:五臟之瘧皆在于經,而諸經見證雖各不同,其主治之用總以恒山、蜀漆為破的之金錍。熱在于心,令人煩心欲飲清水,又須竹葉、梔子為引,以清發渴之熱。

    摘錄
    方出《千金》卷十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九八

    《千金》卷八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兩,桂心1兩,芎藭1兩,麻黃1兩,當歸1兩,芍藥1兩,附子2枚,獨活3兩,防己3兩,生姜4兩,石膏4兩,茯神4兩,白術1兩,黃芩1兩,細辛1兩,秦艽1兩半,防風1兩半,側子2枚,菊花1升,淡竹瀝4升,人參2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偏風積年不愈,手腳枯細,面口僻,精神不定,言語倒錯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。以水1斗,先煮麻黃,去沫,取7升,納竹瀝及藥、煮取3升,分4服;服3服訖,間1杯粥,后更服,待藥勢自汗。

    注意

    慎生冷、醋、蒜、面、奶酪、魚等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千金方衍義》:偏風積年不愈,服藥不除,而至手腳枯細,必是風從火化,而成本寒標熱之患,故于附子散中除去干姜之辛燥,增入麻黃、獨活搜風逐痹,苓、術、甘草健脾行濕,芎藭、芍藥養血營筋,芩、膏、菊、瀝杜風化熱,則附、桂、辛、防藉人參之大力,何憚歷年固疾不愈耶?其余秦艽、防己、側子、生姜,匡助術、附、麻黃之力,大方中不可無助長之味也。方后服3服,間粥1杯,于長沙太陽例,服桂枝湯后啜熱稀粥以助藥力法悟入。

    摘錄
    《千金》卷八

    《千金》卷七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兩,人參1兩,半夏1升,桂心3兩,蜀椒3兩,小麥8合,大棗20枚,生姜8兩,吳茱萸2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腳弱,舉身洪腫,胃反,食谷吐逆,胸中氣結不安而寒熱,下痢不止,小便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;以水1斗2升,煮小麥取1斗,去小麥,納諸藥,煮取3升,分為6服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千金方衍義》:腳弱浮腫,脾虛濕著也,故以桂、椒、萸、半辛溫散結,參、甘、小麥甘溫益氣,生姜、大棗辛甘和營,共襄逐濕之功,而腳膝受蔭矣。

    摘錄
    《千金》卷七

    《千金》卷三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3兩,芍藥3兩,桂心3兩,阿膠3兩,大黃4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乳余血不盡,逆搶心胸,手足逆冷,唇干,腹脹短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。以東流水1斗,煮取3升,去滓,納阿膠令烊,分3服。1服入腹中,面即有顏色,日1夜,盡此3升,即下腹中惡血1-2升,立愈。當養之如新產者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千金方衍義》:四味溫中藥中,特進大黃1味,以破逆上之血。大黃雖苦寒,得桂心之辛散,功用自不尋常,1服入腹,面即有色,豈非宿有驗乎?

    摘錄
    《千金》卷三

    《千金》卷三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5兩,芍藥5兩,通草3兩(產寶用當歸),羊肉3斤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腹中傷絕,寒熱恍惚,狂言見鬼,此病中風內絕,臟氣虛所為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。以水1斗6升,煮肉取1斗,去肉納藥,煮取6升,去滓,分5服,日3夜2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千金方衍義》:此治產后腹中傷絕,寒熱暴病,乃獨取羊肉溫補精血,芍藥、甘草護持營氣,則傷絕可復,寒熱可除;用通草者,通達氣化之阻絕也。

    摘錄
    《千金》卷三

    《醫心方》卷二十二引《產經》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2兩(炙),厚樸3兩,干姜2兩,當歸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妊娠霍亂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水7升,煮取2升半,分3服,日3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醫心方》卷二十二引《產經》

    《外臺》卷三十八引《靳邵方》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2兩,枳實(炙)2兩,白術2兩,梔子2兩,桔梗3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心痛腹脹,兼冷熱相搏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水6升,煮取2升,分2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外臺》卷三十八引《靳邵方》

    方出《圣惠》卷五十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九五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兩(炙微赤,銼),梔子仁1兩,黃柏1兩(銼),白術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脾臟瘀熱不散,心神煩亂,小便赤澀,或汗出如柏汁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日4-5次。

    摘錄
    方出《圣惠》卷五十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九五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四六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生用)2兩,白藥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細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中藥毒,心膈煩悶,甚者如錐刺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水3盞,同煎至2盞,去滓,候冷頓服。以吐出惡物為度。吐了后再單煎甘草1味服,尤佳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四六

    《外臺》卷十四引《深師方》:甘草湯

    別名

    甘草飲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1兩半,防風1兩半,吳茱萸1兩,干地黃1兩,芍藥1兩,當歸1兩,細辛1兩,干姜1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溫中止痛,利大小便。主賊風入腹,心腹絞痛,脹滿拘急,不得氣息,并轉筋,寒中下重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甘草飲(《圣濟總錄》卷十七)。

    注意

    忌海藻、菘菜、生蔥菜、蕪荑。

    摘錄
    《外臺》卷十四引《深師方》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十七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干姜(炮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赤芍藥1兩,吳茱萸(湯浸,焙,炒)1兩,熟干地黃(切,焙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風入腹痛,并飛尸遁注,發作無時,發則搶心脹滿,脅下如錐刀刺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入切羊脂少許,同煎至8分,去滓,空心、日午、夜臥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十七

    《千金》卷三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2兩,干地黃2兩,麥門冬2兩,麻黃2兩,芎藭3兩,黃芩3兩,栝樓根3兩,杏仁50枚,葛根半斤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在蓐中風,背強不得轉動,名曰風痙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《千金翼》有前胡三兩。

    摘錄
    《千金》卷三

    《外臺》卷三十八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1兩,人參1兩,黃連1兩,梔子仁21枚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服石藥后,脾肺苦熱,飲水過量,遂成痢疾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切。以水5升,煮取2升,分服之。

    摘錄
    《外臺》卷三十八

    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二,名見《外臺》卷二引《深師方》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3兩,橘皮1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傷寒呃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5升,煮取3升,分服,日3,取瘥。

    摘錄
    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二,名見《外臺》卷二引《深師方》

    《嵩崖尊生》卷十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2錢半,白術2錢半,桂枝2錢,炮附2錢,秦艽2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痛痹屬寒,身痛覺骨節冷。

    摘錄
    《嵩崖尊生》卷十

    《溫氏經驗良方》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錢,當歸2錢,焦白術2錢,薤白3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曾傷八月胎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雞湯去凈油煎藥。服3劑。

    摘錄
    《溫氏經驗良方》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二八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2兩,露蜂房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附骨癰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水5升,煎至3升,去滓,以故帛2片浸湯中,更互洗瘡上,日2-3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二八

    《觀聚方要補》卷六引《經驗方》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白藥煎2錢,白干葛2錢,烏梅2錢,五味子2錢,天花粉2錢,甘草半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煩渴口干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觀聚方要補》卷六引《經驗方》

    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一引《十便良方》:甘草湯

    別名

    三神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2寸,烏梅肉(微炒)5枚,訶黎勒(煨,用皮)5枚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冷熱痢,心神煩渴,腹痛,胸膈滯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水1大盞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分溫2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一引《十便良方》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八三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1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乳石發動,煩熱脹滿,身體生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水2盞,酒半盞、煎取1盞半,先以火遍炙背令熱,欲汗出,即熱服之。以衣覆臥,須臾大汗出即愈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八三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七四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1兩,常山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瘧,癖實壯熱,頭痛欲吐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-4歲兒每服半錢匕,水半盞,加竹葉10片,同煎至3分,去滓溫服。更量兒大小加減,得吐即止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七四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七一:甘草湯

    別名

    鉤藤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半兩,鉤藤半兩,栝樓根半兩,黃芩(去黑心)半兩,獨活(去蘆頭)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芍藥半兩,當歸(切,炒)半兩,石膏(碎)半兩,蛇蛻6寸(炙黃),麻黃(去節)3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諸癇,掣疭吐舌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鉤藤湯(《普濟方》卷三七六)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七一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六四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3分,當歸(切,焙)1兩,人參1兩,羊肉1斤(去脂,切碎,水4大碗,煮取汁3碗,去肉澄清),芎藭1兩,桂(去粗皮)3分,芍藥1兩半,生干地黃(焙)4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除肉外,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血虛,汗出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以肉汁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六四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九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銼)1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香豉(炒)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子死腹中未下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1盞。去滓,用雞子1枚,取清打轉入藥內,再同煎7分,稍熱服,須臾未下,再作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九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九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2兩,栝樓根2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2分,半夏(湯洗去滑7遍,曬干,麩炒)2兩半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胃熱干渴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先以水2盞,淘小麥半合,煎至1盞半,去麥,下藥末5錢匕,加大棗2枚(擘破)、生地黃半錢、生姜1棗大(拍破),再煎至8分,去滓溫服,日2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九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五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令赤)1兩,阿膠(炙令燥)1兩,生干地黃(焙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妊娠卒下血;胎動不安,或連腰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五

    《千金》卷十六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2兩,生姜2兩,五味子2兩,人參1兩,吳茱萸1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虛羸惙惙,氣欲絕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5味,(口父)咀。以水4升,煮茱萸令小沸,去滓納藥,煮取1升6合,分2服。服數劑佳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千金方衍義》:參、姜、吳萸溫中散寒,乃吳茱萸湯之變方。彼用大棗以行脾津,此用甘草以和胃氣,五味子以收津液也。

    摘錄
    《千金》卷十六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四四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杏仁(去皮尖雙仁,炒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諸傷損,惡血積滯腹中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四四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二四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半兩,磁石(煅,醋淬3遍)2兩,玄參1兩半,防風(去叉)1兩半,五味子1兩,牡丹皮1兩,桂(去粗皮)1兩,黑豆半合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咽干,涕唾如膠;或腎氣不足,心中悒悒,目視(目巟)(目巟),少氣耳聾;消渴黃疸,一身悉癢,骨中疼痛,小腸拘急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姜半分(拍碎),煎至1盞,去滓,食后服,日2次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二四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○九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羚羊角(鎊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生干地黃(焙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菊花1兩,玄參1兩,杏仁(去皮尖雙仁,炒令黃)1兩,地膚子1兩,梔子仁1兩,青葙子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決明子1兩,蜀椒(去目并合口,炒出汗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風毒攻眼,漸生胬肉,磣澀疼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,食后溫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○九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○三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1兩,甘竹茹(細切)1兩,蘆根2兩(銼)新粟米3合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眼赤腫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7分,去滓,食后服,臨臥再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○三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○三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1兩,地骨皮5兩,薺苨5兩,葛根(銼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目赤痛,心躁口干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竹葉7片,煎至7分,去滓,放溫,食后、臨臥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○三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○二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烏豆1合,桂(去粗皮)半兩,細辛(去苗、葉)半兩,柏子仁2兩,白茯苓(去黑皮)2兩,蕤仁(去皮,爛研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肝氣不足,兩脅拘急痛,寒熱,目不明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大棗2枚(擘破),同煎至7分,去滓,食后,臨臥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○二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六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)半兩,地榆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黃連(去須,炒)半兩,芍藥(炒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細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赤白痢,疼痛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漿水1盞,煎取6分,去滓溫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六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九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(炙,銼)1兩,桂(去粗皮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妊娠顛撲內損,致子死腹中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連3-5服,未下再服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九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四五:甘草湯

    處方

    甘草1兩(炙)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杏仁(湯浸去皮尖雙仁,炒,研)3分,人參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除杏仁外,為粗末,入杏仁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墜撲,傷損肺氣,咳唾血出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四五
     
    反對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
    免責聲明
    【甘草湯處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】:http://www.fulicp01.com/zy/21475.html。作者: 小編,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,請讀者僅做參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、觸犯法律的內容,一經發現,立即刪除,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。
     
    更多>同類中醫

    入駐

   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

    入駐熱線:18175151895

    請手機掃碼訪問

    小程序

   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

   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

    請用微信掃碼

    公眾號

    微信公眾號,收獲商機

    微信掃碼關注

    頂部

  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|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|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|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|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|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|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|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|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|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|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|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97r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|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| re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| 日韩在线天堂免费观看|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|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|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| 国产精品亚洲а∨无码播放麻豆| 精品欧洲男同同志videos| 成人国产精品秘片多多|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|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|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| 98视频精品全部国产| 99任你躁精品视频|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| 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拍|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|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|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| 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欧美 |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|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|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| 国产A∨免费精品视频|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|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|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|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