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劑療法,又稱藥酒療法,指以酒作為溶媒,浸泡中藥材,浸出有效成分而得到澄明液體的制劑。一般作為內(nèi)服。
中國藥酒的應(yīng)用延綿數(shù)千年,人們對藥酒的應(yīng)用至今不衰,這是與藥酒特殊功效分不開的。一是藥酒本身就是一種可口的飲料。一杯口味醇正,香氣濃郁的藥酒,既沒有古人所講“良藥苦口”的煩惱,也沒有現(xiàn)代打針補(bǔ)液的痛苦,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佳釀美酒的享受,所以人們樂意接受;二是藥酒是一種加入中藥的酒,而酒本身就有一定的保健作用,它能促進(jìn)人體胃腸分泌,幫助消化吸收,增強(qiáng)血液循環(huán),促進(jìn)組織代謝,增加細(xì)胞活力。所以,中醫(yī)認(rèn)為其性熱,走而不守,既有調(diào)和氣血,貫通絡(luò)脈之功,又有振陽除寒,祛濕散風(fēng)之效,故《漢書·食貨志》贊之為“百藥之長”。藥酒綜合藥和酒的治療作用,治療健忘非常適宜。
在藥酒中,最簡單的有單味藥酒,如艾葉酒,阿膠酒,制作方便,很受歡迎;復(fù)雜藥酒藥物有二十多味至上百味,功效顯著,如茯苓酒,很受重視。
1.肝腎虧損型健忘:癥見頭昏耳鳴,怔忡健忘,腰腳軟弱,肢體不溫。
養(yǎng)神酒
【組成】熟地90g、枸杞子60g、茯苓60g、懷山藥60g、當(dāng)歸60g、神曲60g、薏仁30g、酸棗仁30g、麥冬30g、川斷30g、木香5g、茴香15g、丁香60g、桂圓肉240g。
【用法】將上藥用白酒10L浸泡15日,適量飲之。
十二紅藥酒
【組成】甘草10g、地黃60g、大棗80g、牛膝50g、茯苓40g、紅花10g、龍眼肉30g、何首烏(制)40g、續(xù)斷60g、杜仲60g、山藥30g、黃芪50g、當(dāng)歸30g、黨參40g。
【用法】將上藥用白酒10L浸泡15日,適量飲之。
補(bǔ)腎益智酒
【組成】遠(yuǎn)志、熟地黃、菟絲子、五味子各18g、石菖蒲、川芎各12g、地骨皮24g。
【制法】上藥用白酒600mL浸泡7天,過濾,裝入玻璃瓶內(nèi),密蓋,勿令泄氣。
【用法】每日早晚各飲10mL。
山萸蓯蓉酒
【組成】山蕷25g、肉蓯蓉60g、五味子35g、杜仲(微炒)40g、川牛膝30g、
菟絲子30g、白茯苓30g、澤瀉30g、熟地黃30g、山萸肉30g、巴戟天30g、遠(yuǎn)志30g。
【制法】上12味,共搗碎,置于凈器,用醇酒5L浸泡,封口,春夏季5日,秋冬季7日后開取,去渣備用。
【用法】溫服。每次服1~2小蠱,每日早晚各1次。
2.心脾兩虛型鍵忘:癥見遇事善忘,精神倦怠,四肢無力,心悸少寐,納呆氣短。
龍眼肉酒
【組成】龍眼肉100g。
【制法】上藥加人白酒2.5L,15日待酒色嬌紅,滋味香醇,即可服用。
【用法】溫服。每次服1~2小蠱,每日早晚各1次。
陽春酒
【組成】熟地15g、 黨參9g、當(dāng)歸9g、天冬9g、柏子仁6g、遠(yuǎn)志6g。
【制法】上藥加白酒2.5L浸15日左右。
【用法】溫服。每次服1~2小蠱,每日早晚各1次。
龍參酒
【組成】黨參30g、蔗糖30g、龍眼肉60g。
【制法】上藥加白酒2.5L浸泡15日左右。
【用法】溫服。每次服15~30ml,每日早晚各1次。
注意
1.對酒精過敏、胃潰瘍者、肝腎功能不全者、有出血傾向者、精神病患者均不宜此療法。
2.陰虛火旺者不宜飲用高度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