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消散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一:內消散
川大黃 黃芩 黃連(去須)黃柏 地龍(炒令黃)乳香各30克
上藥搗細羅為散。
清熱解毒,散瘀消腫。治婦人乳癰初起。
用生地黃汁調勻,涂于腫毒上,干即易之。不過三五度即愈。
《萬病回春》卷二:內消散
陳皮 半夏(姜制)白茯苓(去皮)枳實 (去瓤,麩炒)山楂肉 神曲(炒)砂仁 香附 三 棱 莪術 干生姜
治過食生冷硬物,脾不能運,嘔吐痞滿脹痛,飲食少思。
上銼一劑。水煎,溫服。
《外科正宗》卷一:內消散
金銀花 知母 貝母 天花粉 白及 半 夏 穿山甲 皂角刺 乳香各3克
治癰疽發(fā)背,對口疔瘡,無名腫毒,一切歹瘡。
水、酒各250毫升,煎至400毫升,病在上 食后服,病在下食前服。藥滓搗爛,另加秋芙蓉葉末30 克,白蜜5匙,調敷瘡上。
《外科大成》卷四:內消散
瓜蔞1個 皂刺30克 金銀花 大黃 生姜 甘草各15克 白芷6克
治疔瘡未潰者。
用黃酒500毫升,煎取400毫升服。